曹香兰携老伴和长子长媳站在家门口等,看到一辆银色小轿车迎面而来,越开越慢。
“妈,大姨他们来了。”五十几岁的陶子信眼神还不错,认出了弟弟陶子平的车。
曹香兰激动得往前跨了两步,恨不得立刻见到自己的娘家人。
“香兰,不着急,不着急。”老伴陶厦辉紧紧握住她的手,怕她太激动。毕竟,年纪大的人都受不得情绪起伏太大。
“厦辉,我想起那年,我妈跟大河来厦门探望我。”曹香兰说不下去了,如鲠在喉,分外想念已故的母亲。
车子停在了家门口,任大河跟陶子平先下车。
“大河。”
“姨,姨丈,大哥大嫂。”
大家高高兴兴地打着招呼。
蒋怡赶快走过去,帮着打开一边的车门,陶子平也打开另一边车门,欢欢喜喜地把任玉惠和曹香丽两母女迎下车。
“大嫂。”
“玉惠。”
这边两个人互相抱了抱,那边曹香丽和曹香兰两姐妹互相看着,开心得老泪纵横。
“姐。”
“妹子。”
老姐妹两个人比谁都激动。
“姐,你瘦了。”
“妹子,你也瘦了不少。”
她们互相摸着对方的手,心疼对方。
陶厦辉把大家都请进了家里,好不热闹。
刚走进院子,任大河立刻就发现院子里养了很多花,各种各样,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红的、粉的、黄的、紫的......百花竟放。
“姨,您这些花养得真好。”任大河啧啧称赞起来。
“老了没事干,我跟你姨丈就爱养养花。”曹香兰笑咪咪着说。
大家进了屋子,坐定之后,曹香兰拉着姐姐楼去说贴己话。
她的卧室很大,也很舒适。
“姐,以后就住在厦门了,好不好?”曹香兰由衷说着。
这是她一直盼望却不敢奢望的事情,当年她刚搬进这套房子的时候,就想着自己娘家人要是能住进来多好。她想念他们,尤其思念姐姐。
“我这么老了,留下来合适吗?”曹香丽问。
“合适,为什么不合适?厦门天气好,空气好,很多人都选择来这里养老呢。”曹香兰说,“这里医疗条件好,你身体不好,哪里有不舒服了,我还可以让孩子们送你去看,很方便的。”
从小到大都这样,两姐妹在一起的时候,几乎都是妹妹曹香兰拿主意。曹香丽觉得妹妹说什么都特别有道理,妹妹是个有分寸有本事的人。
“姐,好不好啊?留下来,我们一起作伴。”她把头靠到姐姐肩膀,撒娇道,“我想死你了。”
曹香丽笑了笑,“姐姐也想你。”
两姐妹讲完话,互相搀扶着下楼。孩子们一看到,各个忙着去帮忙扶一把。
本来家里人口就不少,这下子更热闹了,说说笑笑的,实在快活。
“大河,玉惠,我想让你们的妈妈留在厦门,好不好?”曹香兰殷切地注视他们夫妇俩。
他们夫妇二人很是出乎意料,“留在厦门?”
“对啊。”曹香兰说。
“这...”夫妇俩有些不能理解。
“反正小侬也要嫁厦门了,以后厦门就是我们的大本营了。你们俩寒暑假就来厦门,等过些年退休了,一起在厦门养老。如何?”陶厦辉帮着老伴劝说任大河夫妇。
任大河沉默片刻,毫不隐瞒地说:“姨,姨丈,不瞒大家地说,我还没同意小侬的婚事。”
曹香兰耍起了孩子脾气,一把抱住姐姐,“反正我不让姐姐走。”
大家都笑了,实在拿她没辙。都说老小孩老小孩,曹香兰是越老越可爱了。
话说叶淑芳对明天的见面,那是非常重视。她站在衣柜前,挑了半天,始终没有选中满意的衣服。
大姑沈小琳来了。
“淑芳,在干嘛呢?”她看床铺着满满的衣服裤子,奇怪地问。
“明天不是双方家长见面嘛,我在选明天穿的衣服。”叶淑芳又拿了一套往自己身比了比。
“颜色淡了点。”沈小琳评价道。
叶淑芳拿过另一套。
“太鲜艳了。”沈小琳皱了皱眉头。
叶淑芳对着镜子点点头,“我也这么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