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破了境的郑道,最初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
他还是白天四处闲逛,打探消息,夜里修炼,隔几天做个成就任务,表面上看起来,那是自在的很。
但他心里一直在绷着根弦,推算着接下来的剧情走向。
梅伯遭炮烙刑罚后,姜皇后出言得罪了苏妲己,被苏妲己连同费仲,设计陷害!
姜皇后惨死,杨贵妃自缢,两位王子被阐教仙人带走,商荣撞柱而死。
然后是纣王封锁消息,下令让四大诸侯进朝歌,想要先下手为强,除掉四大诸侯!
这是之后会发生的事。
按时间算,西伯侯姬昌入朝歌,是纣王十一年的事。反推一下,姜皇后被陷害的时间,最早也是在纣王十年,邻近年末的时候。
而这时,梅伯遭刑不过是纣王九年五月的事,期间有一年多的时间。
这一年多,他郑道就这么安安静静等着一切发生吗?
当然不会,已是炼气期真人的郑道,自觉有了些底气,可跟阐截二教的各位大仙比起来,他又能算得上什么人物呢?
不利用先知的身份,提前做些准备,封神之战正式打响的那一刻,他还有什么优势呢?
指望着系统给他个逆天的法宝吗?
这明显不现实!
所以,这一年多里,郑道主动拜访了很多人。
从朝中权臣,到边关守将,从在野的丞相,到当朝的亲王。凡是跟封神之事有关系的,距离朝歌不远的,他都见了个遍!
不需要专门找什么理由,以他真人境的修为,再配上一副得道之士的卖相,就足以让大多数人主动相迎了。
一年多的时间,朝歌城附近的大臣权贵,不知道守正真人名号的,已经不多了。
守正,是郑道给自己取的道号。
糊里糊涂到了封神世界,在系统指引下走上了修行道路,可为了什么而修行,为了什么而做事?
他自己一直没有个清晰的答案。于是他给自己取了守正这个道号,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要走歪了,走偏了。
但愿有效吧!
然后,纣王十年十月,姜皇后的事发了!
早已在朝歌做足了准备的郑道,在得知方家兄弟背了两位王子出宫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追了上去。
方弼和方相二兄弟,封神榜上有名,是太岁部的开道神和险路神,此时的官职是镇殿大将军。
听着很好听,实际上不过跟西游中沙僧的卷帘大将差不多,不过是拿来撑场子的侍卫官名,并无兵权。
这俩兄弟在原著中,智商是倒着数能数得着的,大概除了巨人邬文化,就这俩最楞了。
当时,殷洪殷郊两位王子,在朝堂之上,对满朝文武哭诉了皇后被害,兄弟二人被纣王赐死的内情。
满朝文武啊,没一个说话的,这两个人喊出“反出朝歌,另立明主”的话来,被武成王黄飞虎一句话说得唯唯诺诺,退到了一边。
然后呢,大臣们说了几句话后,这两位又扛了两位王子反出了朝歌,这次却无人阻拦。
后面,黄飞虎领了纣王的命令,追上了四人。一通掏心掏肺的感人剧情后,黄飞虎安排方家兄弟,分别护送两位王子去东伯侯、南伯侯处搬兵。
结果这俩二货,问黄飞虎要了首饰当路费不说,只走了两天功夫,就变了主意,扔下两位王子自己跑了。
再出场时,先是当强盗劫了散宜生刚借到手的定风珠,想要戴罪立功献给纣王,结果后面就直接死在十绝阵中了。
死在十绝阵中,绝无仅有的两个凡人!
那郑道追这两对兄弟干吗?
要救下殷郊和殷洪?他自问还没那个本事能从阐教手中夺人,再说了,他也没地方安置这哥俩啊!
那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