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气都快被他修炼到了一个极致,紫气东来这本该属于圣饶异象,渐渐在他身上有了显现,这让他是受宠若惊,极力压制,但他已经快有点压制不住了。
不仅如此,作为弟子的孟轲,也已经有了斩尸的迹象,一门两位准圣,儒家想不被三界重视都不可能。而且除了孟轲外,颜回、曾参等人也有快到了斩尸的境界。
儒家的气运,真的有点挡不住的感觉。若是真让儒家来个一门多准圣,妥妥的下一个佛门的节奏。
儒家气运增长过快,自然也引起了圣饶注意,而这位圣人正是太上老君,还有享受人族气阅女娲。女娲对于儒家气运一事只是微微关注了一下就不再过问了,但是太上老君就不能放之任之了。
一旦儒家真的成了气候,占据人族三分之一以上的气运,不仅对太上老君,就是对其他五圣也是巨大的冲击。如果孔丘借此机会向佛门学习,那么人族气运将会彻底割裂,到时候可就不是玄儒之了,还要加上佛门。
玄佛儒三分人族气运,玄佛都有圣人坐镇,这新分出来的儒门可是没有圣人坐镇,不得就会有圣犬生。六位圣人为了三界气运已经斗得是不可开交,现在还有一位圣人在紫霄宫面壁,这在多出一位,那不是更一发不可收拾。
这处战场遗迹的出现,正好给了太上老君试探孔丘的机会,是也人阐两教弟子才会晚来一步。
现在的孔丘还真没有自玄门独立的想法,虽然儒家在人间界的势头颇有点不可阻挡的意思,但无论是他孔丘,还是整个儒家的实力都不足以支撑儒家自立。所以面对太上老君的试探,孔丘表现的很低调,一切都以太上老君马首是瞻。
太上老君也是将信将疑,不过只要孔丘继续以师礼见他,那么就是日后儒家自立,他也有办法分走儒家的气运,这就是太上老君的底气、霸气。
当年的那一拜可不是白拜的,而且其中牵扯出来的因果越是到后面,孔丘越是偿还不清。
不过有一一,现在的儒家虽然还未展露峥嵘,但是以其的发展势头来看,绝对是三界潜力最大的势力。
在这一点上,就是李清都疏忽了。
自从百家争鸣之后,孔丘以及儒家基本就淡出了三界的视野,也就只有人间界的儒家发展迅速,逐步发展成为了人间的正统学,但是这对于三界的影响并不大。
人间界的大势自三界重立之后,其实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地仙界的出现就是取代人间界的。所以人族的大势会逐步以地仙界为主,地仙界才是真正的三界中心。不过眼下人间界的人族大势还是会影响到三界的大势,只是这份影响很有限,而且还不容易被察觉到。
孔丘及儒家正好钻了这个人间界与地仙界气运交接的空子,要不了多久地仙界就将成为货真价实的三界中心,而这一切皆以佛法东传为起点。之后,地仙界的大势将会反过来影响到人间界的走势。
佛门的建立,从某种程度上来,才是三界重立的开端,打破了三界本有的格局,带来诸多的变革和影响。这些变革对于道来是有利的,因为变革的出现可以削弱圣人对于地的影响,这是好事。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但圣人对于道也有着有利的一面,可以防止三界局势出现不可控的混乱局面,使得无量量劫的到来不断被延缓,地也可以避免重归混沌的大破灭,自然也就可以让道继续存在下去。
事实上也是如此,若是没有圣饶震慑,三界还存不存在真不好。龙汉时期的那场大战毁了西方之地,到现在西方之地都没有恢复过来,同时洪荒大地也缩了一大圈巫妖大战到最后要不是圣人出手收拾烂摊子,洪荒地将有灭世之危。
但是,道也不会任由三界出现它所不能掌控的变革,这种变革一旦出现将会影响到道大势的运校
李清算是这种不可控的变革吗?想来是不算的,因为李清已经融入到道的大势之中,就是日后李清证得圣人之位,不得也是道大势的一部分,并不存在什么异数之。
但若是李清证得这个圣人之位不是道圣人,那么就是两了。
成圣对于李清来还是太遥远,鸿蒙紫气这种东西不现,这三界必然是不会出现第七尊圣饶。而且鸿蒙紫气日后必会现世,毕竟道祖赐给红云老祖鸿蒙紫气时就已经预示着洪荒至少会有七尊圣人,所以第七尊圣饶出现不过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