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这个期望怕是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汉帝在历届皇帝中也还算年轻,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所以当真可惜。
曹东杰再度进入宫殿,宫殿内的守卫都是固定的,因此他们这些人见到频繁进出的曹东杰,已经是将他给记住了,这次也都没怎么检查,就让他进去。
柳念珺的寝宫冷清,就向灵堂一样安静。伺候她的人也都被她赶走,她想一个人静静。
曹东杰进来,看见宫殿内摆着不少礼品,一看就知道是霍卫光和那位什么大人的公子送来的。
不过它们被堆在门口角落,也就知道他们并不受柳念珺的喜爱。
曹东杰轻轻走过去,倒是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脚步声,结果柳念珺竟然都没有听见。
她在梳妆台前,自己看着什么东西,全神贯注,以至于都没有发现他的脚步声。
曹东杰也没有伪装,来到柳念珺的背后,瞧见她正在对一只簪子望得出神。
这簪子的模样比较一般,也不适用很贵的金银材料做的,就是很普通的簪子。绝非是出自霍卫光和那位公子之手。
于是乎,这簪子的主人就很明显了。
是张玄机。
柳念珺望着簪子叹息了几声,最后将簪子放进了盒中。
随后立即一哆嗦,她瞧见了黄铜镜上有一扭曲的人影。
她立马回头,瞧清楚人之后,松了口气:“怎么是你,进来也不说一声。”
曹东杰道:“我说了,只是你没有听见。”
接着,他道:“簪子很漂亮?”
他用的疑问语气,却没什么疑问的意思。
“你来宫里做什么?”柳念珺也不想在这话题上深究,于是转移话题道。
“是来辞行的。”曹东杰愿意将自己一部分的计划透露给柳念珺听。
“为什么?”
“说服秦军和匈奴联盟,然后和汉朝开战。”
柳念珺瞧了他一眼,很是好奇道:“这可行吗”
两国交战,风险太大,说句不好听的,这战要是真打起来了,生灵涂炭,他就是最大的罪人。
曹东杰道:“如果汉朝再不出点什么事,你的婚期就要到了。只有让汉朝乱起来,他们才无暇算计到你。”
柳念珺沉默,他说的确实没错,如果汉朝再这么和平下去,汉帝肯定要开始操持她的婚事。
就好比昨天,汉帝就亲自来到这儿,问自己对霍卫光和大公子的喜好。
一个文,一个武。
“需要去多久的时间?”柳念珺问道,她也不希望就这么随便地嫁了。
“大约三个月,在三皇子那,我才说了一半的时间,之后估计还要你从中斡旋,安抚下他。”
柳念珺轻颔首,然后道:“没什么事的话,你就离开吧。”
曹东杰才来这么短的时间,鞋底都没有站出脚印来,就被下了逐客令。
但曹东杰没说什么,就乖乖离开了。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曹东杰先回了秦朝,因为身份的缘故,他并没有出面,而是来到秦朝的一个官员家中,威逼利诱,算是胁迫了他听自己的话。
秦帝接受了这个提议,这场战斗对他们来说只是起辅助作用,反正主要死的还是匈奴的人。
不过提议还需要派使者过去。秦帝拟了一道圣旨,要求匈奴各个部落签字画押之后允许发兵。
于是表面上派了个人过去,实际上却是曹东杰在游走。
两个月后。
曹东杰完成布局返回汉京。
与此同时,汉朝边境也快马加鞭将一则消息送入京都。
“报!西城边境被破了!”
信使来的时候正好是夜晚,汉帝他们从睡梦中醒来,彻夜不眠地开始讨论如何将问题给解决。
大家说的都不是能解决燃眉之急的好办法,最终还是三皇子按照曹东杰的交代,说了办法。
“先派使者过去稳住敌军,不求最后谈拢,只求先稳住今天。然后掉周边各州的军兵过去,进行讨伐。”
这一策,朝廷内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了。
不过他们接下去并没有放松的机会,这战得打,怎么打,派谁打都都是一堆的问题。
而且这次秦朝和匈奴联盟来势汹汹,显然不可能轻松就解决,一定还会打很长的时间,这一切军需又是大问题。
汉帝愁得皱眉,太子和三皇子的情况也不怎么好。
如之前一般,太子和三皇子在有了京商会的支持下,他们才希望开战。现在战争已经发生了,这些京商会的人将不会选择支持他们中的任何一人。
太子和三皇子从朝廷散去,两人在台阶上遇见。
三皇子以为自己有曹东杰在手,而太子也觉得自己与曹东杰暗中结盟,今天的事情多半是稳了。
两人在台阶上互相嘲讽一眼,却没有说任何话就分别了。
战争即刻开始。
汉帝原本打算今年年末将柳念珺嫁出去,毕竟柳念珺的年纪也不小了,嫁出去也是好的。
可现在举国上下都没有那些闲功夫,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汉帝派使者先去安抚,给汉朝争取时间。
朝中的文武百官在休息了短短一段时间后,就又被喊来上朝,这是为了派谁去当主帅。
朝廷中有两个声音,一个派卫将军出去,他是老主帅,对秦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对付秦军,朝廷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三皇子就是支持卫将军这一派,坚定不移。
第二种声音则是希望派霍卫光为主帅,理由也很简单。卫将军对匈奴的战绩一般,不能算常胜将军,而霍卫光就不同了,小型战就不说了,两次大战,都取得了足以载入史册的功绩。
上次更是直接将匈奴的老窝给端了,逼得他们背井离乡。
这些理由足够让霍卫光成为主帅了。
只是霍卫光的年纪毕竟太轻,和朝堂内不少人的孩子一般年纪,将国之重担压在一人身上恐怕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