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图便是河图洛书为基础的推演测算之道,源于上古时卜筮,包含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项。”
“具体说来,有相术、风水堪舆、星象、周易六十四卦,甚至是源于先天易数的古来三式——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大六壬!”
“大乾有位玉枢子,便擅长同源于先天易数的大衍神算,能喝破鬼神、推演天机,当时无人能及......”
姚化龙长叹了声,旋即变换了神色,道:“钦天监中也有些人擅长星象之道,嘿嘿,这不是在天空中发现景星吗?”
星象为皇家专擅,陆安平自然不清楚景星,但从姚化龙口中,却是想起宁浮生提过灵图,隐先生擅长周易六十四卦。
若真能推演测算,躲灾避难,倒也是极有用......还要他万里迢迢来到大乾,有何目的?
望着眼前这一脸凶相的姚化龙,陆安平暗暗想到。
......
......
橘黄色的淡然火光中,姚化龙伸了个懒腰,从腰间摸出小块人参,囫囵吞咽下去,接着道:“现在,交代下那人吧!”
陆安平慢条斯理地将咀嚼着,打了个饱嗝,旋即感到体内刺痛,金蚕隐隐发作。
“不要耍花样!”姚化龙面色冷峻,厉声道。
“确是神教玄冥宗之人!”陆安平抬起头,目光笃定,迎着姚化龙猜疑的目光。
“魔教之人自称神教......”姚化龙喃喃念着,旋即声音变大几分,接着问出一连串问题,“那人姓氏名谁,模样如何,什么身份?”
魔教为何自称神教......陆安平摇摇头,一脸诚挚地道:“名号却是没说!”
“不过他身材高大,中年文士大半,右手持一根竹节鞭,左臂却是整个断了......”他临时起意,将寻真观那无名神像容貌与乔大叔各取了些,胡诌一通,便是算准姚化龙并未见识过乔大叔。
“竹节鞭、中年文士......”姚化龙似乎想到什么东西,却又摸不着头脑,沉吟片刻后,心念一动,催动金蚕蛊,喊了声:“休要骗我!”
陆安平登时浑身刺痛,感觉无数蛰伏的金蚕从血肉中钻出,拼命噬咬。
他重重地摔倒,险些将地上篝火踢翻,牙关紧紧战栗着,断断续续地道:“信不信......由你!”
“你且说说,蜀山商无缺、东海铜鼓道人追击下,那人去了哪里?”姚化龙将信将疑,却未停止催动金蚕蛊。
“那人在历山......布局十余年,早想好万全之策!”陆安平牙齿锵锵,身躯蜷缩着,不住地颤动,感受着眉心流淌的细微暖流。
寒风轻拂,灰色单衣轻轻甩动,姚化龙站起身,面容变得扭曲,道:“究竟去了哪?”
看来苗疆颇为关心魔教之事......感受着体内金蚕蛊渐渐平息,陆安平重重吐口气,略顿片刻后,淡然道:“先将剩下三艺说完。”
......
......
或许是另有心机、或许是敷衍搪塞,姚化龙所说的后三艺极为简略,不过陆安平根据历山所见修行人斗法、破阵,仍旧领会到许多。
这第七艺便是器用,为驱物驭器之道,不局限于有形之器,灵器、法宝、法器等的御剑诀、落宝诀之类,还包括譬如灵气、五行之力、星宿之力等,所谓御大块于无形。
他曾见识过修行人驱物,从余霜的灵气紫钗,到法宝之属的红皮葫芦、倚兰剑、清净拂尘,甚至是白虹仙剑、铜鼓仙那对铜鼓;也曾催动度厄铜符,接引南斗星宿之力传送千里;还见识过乔大叔黑水所化元龙,对器用之道颇为感触。
第艺便是通神,即鬼神通幽之道。人身有三魂七魄,三魂称天地命、也称胎光、爽灵、幽精;七魄为雀阴、天贼、非毒、尸垢、臭肺、除秽、伏尸。因此通神,便是与鬼神交互、魂魄牵引,比如五鬼搬运、搜魂、塑魂。
这一艺陆安平接触些,毕竟在历山城中辟邪驱鬼有些经历,但紧紧只知阴神,哪里了解到三魂七魄之属;甚至于从姚化龙口中,听闻正大光明的正一道,便极擅长鬼神通幽之道,张天师座下便常年有五鬼驱策。
当然姚化龙口中,鬼神通幽之道苗疆最擅长,那位公参造化的仙娘便精擅此道,甚至于姚化龙向他说了许多搜魂之术的可怕。
第九艺便是众术。众术最为驳杂,保罗万有,以雷法为尊、次有遁法,乃至幻术、养生术、变形术、隐身术、圆光术等,不一而足。
陆安平曾见短矛中源于正一的太乙真雷,飞天时也见乔大叔所放五火神雷;至于遁法,姚化龙那戊土遁法并不陌生,其他法术倒不常见,却是极有兴趣。
姚化龙所说的九艺,便是给了他一个基础的认识,将先前庞杂的见识系统地归纳与某个整体框架中;这也类似于伯父教他的读书法,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感慨了声,若是隐先生告诉他九艺便好。
跳动的火光中,陆安平清了清嗓子,转向姚化龙,道:
“他自称玄冥宗长老,此行去了东海!”
PS:先更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