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瞳,你怎么看”
此问一出,这偏厅里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谢瞳的身上。
有的人眼中露着疑惑,有的人眼中露着不屑。
这人是从哪里来的
也能受将军一问
谢瞳被朱温点名后,内心升起一团火热,火热之中又带有一丝紧张。
“咳咳。”谢瞳为化解紧张,立马咳嗦两声,然后回道,“回将军,我以为应该与唐廷和谈。”
“此子是唐廷派来的奸细吧”
“将军莫要听这子的胡言乱语。”
有许多支持将唐廷一举推翻的人立刻翻脸指责谢瞳的言语。
这些人大多数是从穷苦地方里拼搏出来的蛮野之将。
在战场杀敌甚是勇猛,对朱温亦是忠诚。
他们的梦想就是“敢叫日月换新”,一股脑地想要把朱温推到皇帝位置上,然后他们就能当上护国将军,从此子孙万代享福。
朱温摆出一个手势,示意肃静。
军规严有严的好处。
这个手势一出,所有吵得厉害的人都马上闭嘴了。
“你你的理由。”朱温对谢瞳道。
“是,将军。”
谢瞳缓缓地向前走了半步,开始道,“新军建立以来,不过五六七载,虽有火枪、地雷等打仗利器,但始终是根基不稳。”
“将军手下一共有多少州县一共有十一座州,州里百姓并未因为将军所占领而变得富裕,为何”
“将军明明提供了更加效率的农具,甚至下令为官为吏者不得欺辱百姓的条令,但州里百姓却依然不得富裕。那是因为,战争期间,百姓不可能富裕。纵使将军仁慈,可战争需要很多军饷,这里的军饷总不能凭空而来吧,其来源也只能从百姓身上所得。所以我支持和谈,其为第一个理由。”
“疼惜百姓我们在座哪一个不是贫苦出身,怎能不知百姓之苦,正是因为我们知道百姓之苦,所以我们才想一鼓作气地推翻李唐江山,共建新朝。”一将领反驳道。
“你太看唐廷了。唐廷既然能够延续数百年,那自然有延续他数百年的道理。”谢瞳冷笑道,“当年,安禄山也攻破了长安,皇帝匆忙而逃,众人也都以为安禄山将立新朝,可结果是李唐势力卷土重来,将安史两方势力给重新镇压。”
“大逆不道,你敢把将军比作为安禄山之辈”朱无忌冷眼看向谢瞳,喊道。
“畅所欲言,在这个场合,你们可以畅所欲言。”朱温不冷不淡地了一句。
朱温的话是相当有分量的。
朱无忌一听,眉毛一跳,心想:难道,将军有意和唐廷和谈那我刚才的表现岂不是有违将军的心意
还是暂时不话的好
谢瞳见朱温替他解围,心中勇气更又涨了三分,他继续道,“诸位将领勇猛杀敌,乃是不可多得之猛将,在下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自当佩服的很。”
一句服软的话,倒是让一些粗人心里很舒服。
读书人给大老粗赔罪,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