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眼下的局势,赫连老贼危在旦夕,赫连勃勃和赫连大管家想必已经被生擒活捉,若再拼死一目道人这个仅剩的主事人,叛兵必定树倒猢狲散。
舍一人之命,救万民之殇,他死得其所。
奈何,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甚至有些残!
一目道人身为西域流沙派主,其武功自然了了得。兵部大司马固然刀马娴熟,杀法骁勇,但蚍蜉岂能撼树!
就见一目道人手腕一翻,倒角七星鞭后发先至,砸在了刀杆之。
当!
鞭刀相撞,火星四溅,声震四野。
兵部大司马感觉一阵大力袭来,顿时虎口炸裂,青龙偃月刀脱手而飞,投向金水河。继而臂膀一麻,完全失去了反应。随即,身体摇三摇,晃三晃,险些摔下马背。胸腔一热,一股腥气泛起,“噗”,一口鲜血喷出,伏在了马背之。
“哼哼!”一目道人冷笑一声,舒展手臂,一把抓住兵部大司马的后衣领,想要把兵部大司马从马背拽下来。
嗖!
一道青光乍现,直奔一目道人面门而来。
一目道人陡然一惊,只好放开了兵部大司马,身体后仰贴在了驴背之,卧看巧云式。他发现这道青光乃是刚才被磕飞的青龙偃月刀,不由得心中一惊,他第一时间预料到有高人出手相助。
陡然间,一道人影自金水桥下猛然窜了来,他一把攥住青龙偃月刀,就是一个泰山压顶。
一目道人躺在驴背之,无处可躲,只能举起倒角七星鞭,接架相还。
砰!
青龙偃月刀压在倒角七星鞭,纹丝未动。然而,一目道人却被震得臂膀发麻。尽管如此,一目道人并没有松手,人借驴力,死死的顶住青龙偃月刀,使其不致于砸在自己身。
他借机观看来人,见是一名老道士,平顶身高一五,身着卦紫衣衫。头戴束发紫金冠,满头华发脑后盘。两道白眉斜入鬓,虎目含煞似深渊。面洁如玉染红霞,五绺长髯扇胸前。
一目道人一眼看出这老道士乃是中原之人,不由得心生不解。他与中原武林界素无瓜葛,为何这老道士要大打出手!
这老道士非是别人,正是道圣。之前,廷尉百里弘正亲临慈恩寺,托请他和佛圣帮忙保护西夏国主栗木狩,他们欣然应允。因此,一直关注着皇宫内外的动态。见到局势有变,便与佛圣率领武僧前来助阵。
恰巧撞见一目道人想要生擒活捉兵部大司马,才出手相助,来了个老道对老道。
此时,向来冷清的天街,人满为患。除了赶来参加朝议的文武朝臣、朝廷勋爵之外,尚有近千名参考的武士。他们对于慕容措之事颇为关注,见到大将军王府公然率众攻打皇宫,颇为不忿。自发的组织起来,前来勤王。
佛圣与玄慈老方丈并肩而立,看见那近千名跃跃欲试的武士,心生感慨,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起来这大将军王府以及赫连氏,即将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佛圣终究是心慈之人,岂能任由那些血气方刚的武士们意气用事,导致流血牺牲。因此,佛圣高声喊道:“阿弥陀佛,众位施主稍安勿躁,切不可激发冲突,导致流血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