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皇城这个地方恪守本心,谈何容易,这也是兵部大司马最钦佩的地方。
对于宇文侯府如何纠责,百里弘正早已胸有成竹,听兵部大司马问起,朗声笑道:“弘正执法虽然严苛,但亦知法理不外乎人情。那宇文羡固然行事孟浪,触及律法,但终究是一个孩子,略施薄惩,训诫一番也就是了。承义兄以为如何?”
兵部大司马闻言,一挑大指,“恪法兄高见。既如此,对于那些武士,也算有交代了。”
“承义兄放心,我们一起担当。”说完,两人相视而笑,走出了大门。
门外的武士见到慕容措从宇文侯府抬了出来,顿时群情激烈,哗然大乱!
兵部大司马抖丹田一声大喊,“肃静!此事虽已明了,但终究要经过律法定责,才能明正典刑。你们暂且退去,静候消息。”
说完,转头看向百里弘正,“恪法兄,说两句吧!”
百里弘正点点头,如果他不做出保证,想必这些武士不会甘心散去。
“众位武士请放心,本官明白你们的拳拳心意,廷尉府会给慕容措一个交代,也会给你们的一个交代。你们先行散去,廷尉府自有公断。”
众武士闻言,缓缓离去。有兵部大司马和廷尉同时做出保证,他们深信这两位大人的为人,必定不是空头支票。再说,僵在这里也不是事,还不如就此退去。
近千人拥挤在巷子里,外面的若是不动,纵使里面的想走,也是无能为力。
陡然间,远处的人群乱了,不停的向外面狂奔。
百里弘正和兵部大司马面面相觑,都很诧异。不过,道路既然打通,他们正好可以离开,出去看看也就知道了。
正走间,猛然撞见一队人马,为首一位宦官打扮,身后有百名禁卫军随行。
这名宦官他们两人认识,乃是黄门侍郎。
书中代言,近千名武士,声势何其浩大,早已轰动全城,即使皇宫禁苑也得到了消息。
西夏国主栗木狩不明真相,派出黄门侍郎率领百名禁卫军火速赶往富贵巷,一为弹压地面,二为弄清事实。
此时,黄门侍郎带着百名禁卫军业已赶到巷子口,看到那万头攒动的场面,心生感慨。
自十里长亭送太师,相隔不过数日,再度见到这种场面,依旧令人血脉贲张。
须知,此地乃是天子脚下,超过十人的聚会,都要向官府报备。超过百人,官府会派员弹压地面。
现如今,此地聚集了千余人,而且还有人陆陆续续的赶来。
黄门侍郎手一挥,百名禁卫军齐声高喊,“住民归家,客人归店,火速离散!”
禁卫军,那是皇家的脸面,即使是单人独骑,都会让人心生畏惧,更何况出动了百人,还有黄门侍郎随行。
刹那间,正向此地赶来的,扭头就走。驻足观望的,也纷纷离去。
片刻之后,巷子里几乎清空。
黄门侍郎打马向里走,想要一探究竟,恰巧碰见百里弘正一行人往外行。
“吆喝,感情两位大人也在,咱家正愁找到人了解情况呢?”黄门侍郎远远的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