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战寒江老樊洪败阵(2 / 2)无限永恒x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报事的撒脚如飞,回大营向元帅禀报,说二位小将军一开始赢了,现在不能取胜。薛丁山在旁边一听,近前说道:“爹爹,儿愿请令出战。”“丁山哪,你跟旁人可不一样,旁人胜败兵家之常,唯独你,只许胜,不许败,一定要将功补过。”“儿遵令。”薛丁山接令在手,点兵三千,来到两军阵前。

到阵前一看,只见罗章、秦英盔歪甲斜,带软袍松,不是那员老将的对手。丁山吩咐一声鸣金,让他们回来。嘡啷啷!“二位将军请回。”罗章和秦英一听,虚晃一招,拨马跳出圈外,回归本队。一看是薛丁山,哥俩乐了,“哥哥,你来了。”“我来了。”“哥哥,这老头儿可挺厉害,你要多加小心。”“没关系,你二人给我观敌瞭阵。”“是。”哥俩在门旗之下一边擦汗,一边观看。

薛丁山双脚一点飞虎韂,小肚子一碰马的铁过梁、判官头,这匹马鬃毛乱奓,一溜烟来到阵前跟樊洪见面。刚才一阵把樊洪也累得够战,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喘喘气。他把脸上的汗擦了擦,端大刀定睛瞅看:哟嗨,又来了一个年轻人,可比方才那俩强多了,头顶天王盔,身挂太岁销,外罩珍珠袍,下穿登云履,手端丈八独龙枪,左有弯弓,右有雕翎箭,背后背着驰云扫风鞭,马前马后百步威风。樊洪看罢暗自称奇,用刀一指高声断喝:“呔,娃娃,你是何人?”薛丁山微微一笑:“老匹夫,我就是二路元帅、十宝大将、龙虎状元薛丁山。”樊洪闻听,不由得战马倒退几步,又打量了半天,心中暗自赞叹:老子英雄儿好汉,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就是薛仁贵之子啊,那薛仁贵把脸都露足了,他儿子比他是有过之无不及呀!就这小伙子上哪找去?难得文武全才,人样子长得出众。我们是两国的仇敌,要不是仇敌,我非跟薛丁山亲近亲近不可。这就叫做英难爱好汉。

老头子想罢多时,一阵大笑:“薛丁山,你那么大的名望,闹了半天胎毛未退,乳臭未干,你还是个学生,就你这两下能取得了我这寒江关吗?老夫倒要领教领教。着刀!”欻!力劈华山就是一刀。薛丁山使了个海底捞月,用独龙枪往上一架,“开!”把刀给崩出去了。紧跟着反手一枪,直刺樊洪的咽喉。樊洪在马上一侧身,把枪躲过去了,大刀一摆,拦腰锁玉带,奔薛了山腰部便砍。薛丁山双脚往前一登,身子往后一仰,使了个金刚贴板桥,这一刀就走空了。就这样,一老一少在关前杀在一处。两方的军队摇旗呐喊,各自为主将助威,把鼓都要敲破了。“杀呀!打呀!”“咕噜噜!”打来打去,樊洪渐渐不支,薛丁山使了个迎门三不过,奔面门叭叭叭连着就是三枪。樊洪一着急,双手举刀往上招架,哪知道这是虚招,薛丁山的用意不在这上。就见他后把一抬,前把一按,哧溜,大枪往下一滑,奔他的腹部。樊洪一见不好,身子往旁边一扭,身子躲得慢了,也是枪来的快了,正扎在软肋上,耳轮中就听“喀哧!”三层甲全被穿透了,把软肋挑了有二寸来深、四寸多长一个大口子。樊洪上了年纪了,哪架得住这一下,把他疼得“哎呀”一声,在马上一侧棱,单手提刀,一手捂伤口,败回本队。

薛丁山把银枪一招:“追!”唐军士兵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杀呀,得过寒江关呀!”冲上来了。仗着樊洪的马快,领着二子冲过吊桥,吩咐一声:“快开弓放箭。”城上军兵拉开宝雕弓,叭叭叭,箭如飞蝗,把唐兵射退。

樊洪进关后,吩咐把千斤闸落下,免战牌高悬,爷仨回到家,一对半都躺在床上了。等给老头子甲胄扒掉一看,这枪稍微偏了点,往里挪一指,命就保不住了。尽管如此,伤势仍是十分严重。上了止血药,吃了止疼散,包扎好了,老头儿卧床不起。两房儿媳妇、老夫人都来了,一家人围住老头放声痛哭。夫人何氏说:“你挺大年纪了,为什么非要开兵见仗,要听了我的话,早点辞官不做有多好,你们爷仨一对半全都受伤了,儿子年轻还能顶得住,你这么大的年纪,恐怕是凶多吉少哇。”她一说,一家人都哭了。樊洪躺在床上,口打咳声:“唉,年老不讲今古为能,心有余力不足了,看来我这条命是保不住了。我死了也闭不了眼哪!一,这寒江关决不让给大唐;第二,我不报仇,出不来这口气呀。”“你叫谁给你报仇?”“夫人哪,现在我想起咱女儿来啦,快点派人把女儿找回寒江关,给我报仇雪恨。”他女儿是谁?就是樊梨花。樊梨花可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才女呀。她当时没在家,出了家啦,在九重天紫霞宫。为什么樊梨花要出家呢?这里边有个隐情。老头儿到了现在,想起女儿来了。夫人何氏一想也对,不管怎么的,万一老头儿要不在了,爷俩也能见上一面,这才命人取过文房四宝,搀扶老头勉强侧身坐起来,刷刷点点给樊梨花写了封信,写完了,装到信封里,叫过一个可靠的家人,命他骑快马把这封信交给小姐樊梨花,要她见信之后速返寒江关。仆人点头,把书信带在身上,骑快马去请小姐。

家人来到山上,在庙前甩蹬下马,啪啪啪扣打门环。里边出来个小道姑,手摆拂尘:“你找谁呀!”“我要见我们家小姐樊梨花。”“哦,你略等片刻。”小道姑到里边送信儿,不一会儿,道姑二次出来,把家人叫到里边。家人一看,紫霞官气派真大呀,前后五层大殿,东西跨院,一进这个院子,就使人肃然起敬。小道姑前边引路,来到一间房门口:“我们圣母在这,你到里边回话。”“是。”家人赶紧把身上的尘土掸了掸,撩帘栊进到屋内。只见正中央云床之上,坐着个年迈苍苍的老道姑,头上戴月鱼道冠,鱼头朝前,鱼尾朝后,两根飘带飘摆左右肩头,身上穿大红八卦仙衣,腰系水火丝绦,脸上看,脸色挺白,皱纹堆垒。家人赶忙躬身施礼:“老圣母一向可好?奴才给您磕头。”

“起来吧。你是寒江关来的吗?”“正是。”“听说要见你们小姐樊梨花?”“对,我们老元帅写了亲笔信,要我亲自交给小姐。”

“好,徒儿,去请你师兄来。”“是。”

时间不大,小道姑回来,后边又跟着一个道姑。只见这个道姑穿着打扮十分朴素,但是人长得格外俊俏,又稳重,又端庄。她来到师父面前,躬身施礼:“无量天尊。弟子樊梨花参见恩师。”

“免了。梨花,你看看,你们家来人了。”

樊梨花闻听一愣,往旁边一看,正是府里的家人。家人赶紧过来给樊梨花施礼:“小姐,可见着你了。”“什么事找我?”“老元帅叫我给你送来封信。”“拿来我看。”家人从怀里把樊洪的信取出来交给了樊梨花。樊梨花急忙展开定睛观看,信的大意是:咱们父女眨眼间几年没有见面,为父十分想念,你母亲、哥哥、嫂子都挂念你,因为军务甚忙,也没抽出工夫去看你,你始终也没回家。如今唐朝发来大兵,与爹爹开兵见仗。遗憾的是唐兵十分凶猛,我们屡战不胜,如今爹爹身受重伤,你俩哥哥也受了重伤,寒江关危在旦夕,为父想起你来,望你见信之后,速回寒江关,父女相见,一家人可以团聚,又可保守关城。

樊小姐看完了,杏眼圆翻,就是一愣:“我且问你,我爹准备让我什么时候回去?”“让你越快越好,最好是随奴才一齐回去。”“你先退到外边,容我跟师父商议。”“暧,小姐,你可快点啊。”家人退出去了。

黎山圣母问樊梨花,“梨花呀,我看你方才气色不对,什么原因?替你爹担心,还是为什么?既然你爹有书信叫你回去,就赶紧准备东西,下山去吧。”“师父。”樊梨花撩衣服跪倒在云床之前,未曾说话泪珠滚滚,哭得都上不来气了。

“师父,弟子不能回去。”“啊,你爹受了伤,寒江关都快保不住了,你怎么还不回去?”“师父,弟子有难言的苦衷,你不是不知道。我宁愿死在山上,也决不离开您老人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