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
“第22场2镜1次。”
“开始!”
接刚才那一幕,不过摄影机已经换了位置,此时摄影机架在大门口的侧边,装作是刘安生站在这里。
镜头对准院里,只见柴油三轮还在轰隆隆的响着,司机面无表情的踩下油门,三轮一抖一抖的朝着门外驶去。
镜头略微仰视水平不动,跟着三轮车的速度顺时针摇摆,车辆路过镜头,其中杨志文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李玉扮演的刘母则是朝着镜头暖暖一笑,还顺带挥了挥手。
看着三轮车驶出街道,驶出视野。
“咔,下一场准备。”
重新叫回三轮车,把车上东西搬回东屋,整理场地,换衣服,补妆,剧组有条不紊的进入下一场拍摄。
这场戏稍微有点难度,因为是需要交谈场面的,他们是一个戏班,又不是陌生人扎堆不知道说啥,常年在一块出门表演,关系不说多好吧,但肯定比一般的朋友见面要强点。
路遇对于这几个跟着车主人一起来的本地人演技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干脆就跟之前一样,多给侧脸背影,少露正脸就行。
“第15场1镜1次。”
“开始!”
“老吴,过来搭把手!”
镜头从东屋地上的一把特写唢呐开始,包浆的老红木杆,油光锃亮的银色喇叭口,顶上一抹红片加铜管,此时安静的躺在一口颇大的箱子上,唢呐身下还有其他乐器。
钹、二胡、笙、月琴、三弦,还有大锣小锣,单皮鼓,堂鼓,林林总总,有的乐器都不止是一个型号,堆满了这一整个箱子,也怪不得杨志文抬不动。
监视器带着的耳机里传来脚步声,杨万里操控着镜头变焦,退至中景,将蹲着的杨志文和整个乐器箱揽入画面。
这就之前不一样了,那会拍的是刘安生记忆的闪回,是作为刘安生第一人称视角的拍摄,所以镜头的变化肯定不如现在来的细腻。
杨志文口中的老吴入画,不过他只拍到胸部以下的位置,因为杨志文是蹲着嘛,加上路遇也不想让他们露脸,免得压力太大。
摄影机往后退,高度不变,然后杨志文也站起来,顿时镜头里只剩四条腿和一箱乐器。
两人一左一右抬着箱子出门,镜头跟拍到院子里,另外几个人这会正在院里坐着聊天呢。
“咔,下一场。”
“没意思,这就是拍电影?”
路遇喊了咔,外边坐着唠嗑的几个不乐意了,其中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直接嘟囔了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