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 前往世界的尽头(2 / 2)敲可爱的啊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力踏上这赤红的草地吧!连雄鹰也踌躇不前!

用力踏上这赤红的草地吧!唯有白花与歌谣跟随!

在世界尽头沉睡之梦的痕迹!

赫尔!赫尔!命运多舛的赫尔!

远方!远方!永无终点的远方!

在星空的指引下,去往陌生的土地

大河滔滔,我魂难渡

白花盈盈,分浪破水

广袤草原,血浪翻滚

清歌越越,抚平巨浪

赫尔!赫尔!命运多舛的赫尔!

远方!远方!永无终点的远方!

在黎明的风中,去往陌生的土地

广袤的草原上唤起绿浪的风

战场废墟中吹拂起新芽的风

燃起熊熊烈火,直到世界尽头

向着那流逝的星风,奉上祈祷

请指示出那风平浪静的远方

……

……

在光与影之中,是那古老的国度

在那散落摇曳的光芒中,在那日月流逝的时间中

无比苍蓝的天空下,曾有过你的声音

孩子们吟唱着古老的歌谣

……

……

……

……

写在番外的话

我想我会杜撰一些习俗写进去的,古老的大陆应有古老的风俗,但我也会同时把这些风俗的消失进程写进去,比如赫尔人那个年轻的马夫儿子,他已经不知道怎么用赫尔语唱那首古老的歌谣了,却又有“孩子们唱着古老的歌谣”,很讽刺,不是吗?

因为人类统一了。

如何在外界的文化冲击中保存自身文化永远是世界民族之林中所有民族面临的难题,就像现在所有的城市都趋向千钧一律,所有古老的习俗都慢慢消失,现在,很可能,一个母亲已经不知道怎样按照自己家乡的风俗嫁出一个女儿了,一个儿子已经不知道怎样按风俗去埋葬一个父亲了,

我们有百度,但百度不会说到某条村的婚丧庆哀该怎么举办。

我有时候也会感慨,中华各民族亘古以来流传的习俗的消失是那么的快,年轻人是那么的乐意抛弃这些传统的“糟粕”,族谱,给长辈行礼,上香的姿势,不被记录在百度的节日,乡神……我的父母,我的祖父祖母,他们知道那么多古老的知识,这是什么树,叶子能干嘛,怎样抓住一只野兽,怎样祭拜先祖,你的曾曾祖父干过什么,你是家族里哪个人的第几支血脉,他们都记得,可我却一点也没办法记得。

我问,他们就说,不问,就不说,有那么多的知识不被记录在书上(事实上一个老人的智慧是没法用一本书记载完的)。

可能以前的生活方式是祖辈,父辈,子孙辈都生活在一个家庭,孩子们的教学老师就是这些老人,而今天孩子们必须远离家庭,到学校去学习真正系统的知识吧。孩子们已经很难从他们的父辈那里学习知识了。

这自然是好事,我们能从学校学到更多的知识,能从学校学到更多的树的叶子到底能干嘛。但我也会为自己不能去狩猎一只狼,不懂怎样循古礼祭拜先祖而悲哀。我不是社会学家,也不喜欢杀死一只生物,可能还有很多孩子其实兼顾了学校的教育和家族的教育,但,我自己确实是不可能学会怎样去杀死一头野兽了。

为什么?因为有保护法啊混蛋!!!我爱国守法不吃保护动物的啊!

阿呆也只是个可怜的肥胖的油腻的中年现代人啊!阿呆真是太可怜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