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夜以继日的研制,在春分时节,他的产品在陈家屯36户农民中亮相了。
农谚云,春分地皮干。春分时节正是九九加一九,红牛便地走的时节。所谓红牛,是一种小昆虫,当土地解冻到五六公分时,这种象蜘蛛的红虫子便钻出土来,开始在地面爬行了。
扎插器一般插10公分左右,土质松软到二十公分时,便可播种玉米了。那时扎播器借人力插入10公分时,正是种子得墑的厚度。
一般垅台在18到20公分高,上面10公分的水份很容易蒸发,下面的水分则可以为种子发芽提供不可或缺的水。种子只有喝饱了水才会膨胀,才能发芽。
陈屯的农户试用了马维东的扎播器后都称之为神器,一家订购了一支。马维东定的价格是50元,成本是30元。
他给陈屯农户的价格是45元,是为了让他们为其推销。这样,一个农户推出9支,自己那支就不花钱了。而他就能销出360支,可赚5400元。
陈屯的农民开始在乐园村推销了,这个村有300多农户,不到10天,李向方便把收上来的钱送到马维东手里了。
马维东有了一万多元定金后,进了原材料,夜以继日的生产,把他姥爷车间的电表都要烧爆了。虽然如此,他每天只能生产出50支,一个月生产出了1500支。
正当销路越来越广时,出现问题了。刘房子镇有12个村,乐园大队所在的南部六个村刚推开,北部的六个村便出现了同样的产品。
一打听,原来是市播种机厂发现了这个产品畅销,买了几支去,组织技术人员攻关,仅用一周便模仿了这一产品。
播种机厂也是上千号人的国营大企业,生产这么个小产品可谓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其生产能力,一天就达到了1000支。全市20多万农户,够他们干四五年的了。
播种机厂的扎播器粗桶上印上了自己的厂名和销售电话,厂里派出了60多名销售员到各乡镇去推销,马维东岂是对手。亏就亏在马维东没有申请专利,让人家钻了空子。
汤潮对这件事气不平了,找到播种机厂理论。播种机厂厂长自知理亏,从赢利中拿出了两万元,做为技术转让费,由他们申请专利。
马维东见好就收了,说道:“挺好的,更多农民受益了,咱们也没少得,还长了记性,反正我脑袋里的东西谁也偷不去!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研究出产品来,咱们先申请专利再生产。”
这一发明虽然昙花一现,但是,马维东也挖到了第一桶金——四万元,在90年代初,万元户大红大紫之时,有了这么多钱,不是小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