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之际,麦茨脑中蓦地闪过那藤筐中装着的人类骨骸,几乎毫无征兆,自然而然地就把两桩事情连在了一起。
虽然其中错综复杂的细节麦茨并不知晓,但已可以肯定其中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绿色光球的思绪之音继续在麦茨脑海生成,虽然几乎完全是平音,而且毫无感情,却依旧让麦茨感到几分愤世嫉俗的油嘴滑舌。
果然,它又开始对人类评头论足了。
不过这会它说的,麦茨倒是不得不要承认。
大部分人类对于树精的了解,恐怕也仅限于此,而这股能量其实还有着第二个十分关键的用途,从战略意义来说,这个用途,比发展数量更关键,也更为有价值。
先前只是单纯的增加数量,虽说其中也有巧在里面,但这也是由发育良好,有“发言权”的树精来操持的——每一波能量图的分配,都要分工协调,也就是“性别”协调。
合理的性别比例,让整个森林保持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另一个作用,则是培育精英。
论到精英这两个字,麦茨心里砰的一跳,几乎是同一时间想到了接下来的话。
这个精英,便是从一般的树精,进化为人们口中的“老树精”
麦茨此时回想昔日,马格和自己调侃“老树精”其实应该叫“精英树精”,不由得觉得又几分怪诞,此时这一点,马格居然和他的仇敌产生了共鸣。
树精的蜕变,需要的能量多少,质量要求远远高于,一般的普通树木进化成树精,所以这个过程并非每一波都有,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件事情。
要准备这个过程,其实还颇有几分仪式感,首先树精们会先揣摩疙瘩怪的长势,之后又会在种群之内展开竞选,通过这个过程来确定究竟谁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二阶进化的树精。
这种粗枝大叶的描述,让麦茨感到更为荒诞,而这个绿色光球接下来的解释,倒是让麦茨的质疑打消了一些。
要让一个树精进化成精英树精,所需要的能量,与其说是需要质还需要量,不如说是需要灵气,哪怕发育成熟的疙瘩怪,其所提供的能量也不见得就具有这种灵气。
而这事情难就难在一这个“灵”面。
这就和人与生俱来,在某些方面的天赋,灵性一样,很多东西,有了这种先天的资本,就可以飞速进步,甚至无师自通。
而少了这东西,干这事情就难得多得多了,所以常说勤能补拙,这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实际,这个成语勉励的成分还是多一些,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能解决的。
同样的道理,这种灵气,不是靠大量能量的萃取,更不是靠堆叠数量就能激发的。
这个时候,这个小光球才开始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