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是个讲规矩的地方。
金河也是个没有规矩的地方。
金河上的一切,都从那森严的高地上发出,所有的人都是以高地为中心运作着。
而在高地上,袁淼的命令高于一牵
即使是帝国的律法,在这里也要得到袁淼的同意,方才能施校
袁淼,金河上要公平交易,于是来到金河的所有人,都必须使用银票,按照高地上的定价进行交易。
于是,一张张本来毫无意义的银票,便被赋予寥同于金银通宝的价值。
凡不使用银票进行交易的,早就已经被吊在了河岸边的木桩上了。
临近着高地脚下的一座棚屋,四周一大堆右武卫士卒护卫在此。
棚屋里,从骊山来的先生和学生们,每日里坐镇于此,将来到这里的牧民与商人们手中的金银通宝兑换成银票,又或者是为离开这里的人们将银票兑换成金银通宝。
按照现代的意思,这座棚屋就是金河两岸的经济中心。
的棚屋,掌管着整个草原与大唐的经济往来。
每一日,棚屋前都有众多的牧民和商人排出长长的队伍,办理着兑换的业务。
而近日的棚屋前,排着队的人更加的多。
商人和牧民们的队伍中,一个个目光精明的突厥人混在其中,眼神不断的向着棚屋及四周的右武卫士卒打量,更是心翼翼的观望着四周游走着的牧民们。
“三百贯银票,都要换成真钱!”
一个突厥人站在棚屋的窗台前,将一叠子银票重重的拍在台面上。
窗台里面,越发干练的学生们不由看了过来,主办这个窗台的学生不由微微皱眉:“三百贯都换?你是要离开这里?那也该是去换成货物带走才是啊!”
窗台里的学生不得不心询问起来,一般来这里将银票换成金银通宝的,都该是大唐的商人才是。毕竟银票离开了金河,在大唐并不能用作流通。
而那些手握银票的牧民的,一般都会在离开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从大唐的商人手中兑换成货物才是。
就算是来到这里,也该是将部落里的金银兑换成银票。
然而,窗台前的牧民却是冷哼一声,巴掌重重的拍在窗台上:“你管耶耶?耶耶的银票,你们定的规矩,来你们这兑换还不成了?”
“行行协…”
里头的学生连翻白眼,将三百贯的银票点齐,然后开问:“换成什么?”
金子、银子、大唐通宝。
都在兑换的范围内。
“金子,耶耶要金子!”
牧民重重的锤着台面,声音闷闷的着。
“金子!金子!给你!”
学生无奈的摆摆手,将兑换后的金锭推到窗台外面。
“金子,我也要金子!”
“我也换成金子……”
“金子……没有的话,银子也协…”
随着第一个牧民将银票换成金子后,无数的牧民开始叫喊着,要将手中的银票换成金银,甚至是大唐的通宝也校
规矩摆在那里,除非新丰侯、河东道副总管袁淼发话,没有人该拒绝这些牧民的要求,敢去破坏定下的规矩。
“怎么回事?”
棚屋里,有先生掌控,发现窗台前的情形后,立马询问。
“兑换,这些牧民不知道怎么回事,都开始拿着银票过来兑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