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八章 希望骊山(2 / 2)肆世叁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孩子们的想法,我们这些老家伙是不明白的。挑选那些有志投身工坊第一线的学生,专门的培养出来。这些人,以后就是工坊里技术方面的大家!只要有他们在,和研究院各个具体的研究室联系……老夫想着真要是这样的话,研究院的研究应当是能,最大限度的和工坊生产结合起来。”

想法是这样的,也是好的。但张尚明不能一人决定,在场的学生需要知晓具体的细节,也需要这些学生主动的分清未来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研究院所有大方向的改变,还是需要得到袁淼的首肯才行!

不过,袁淼不再没问题。张尚明觉得可以先了解在场学生们的想法。

“你们怎么看?研究与生产分开,就意味着你们其中有些人需要去工坊,需要整日和工坊的生产待在一起。”

先生的话和老先生们的意见,在场的学生早就听清楚了,也明白了其中的运作。

研讨会上,掀起来了一波声的讨论。

许文石、桑左两位老先生完自己的意见后,便做了下来,继续拿着各自的本子。在上面写写画画的,不知道又在研究着什么。

这样的画面,站在窗外的袁淼觉得怎么也看不够。

这些人远离了繁华,留在骊山下的这座研究院里,却在不断的创造着无穷的价值。

这些人,不论是研究院领导者的张尚明,还是那四位年迈的老先生,又或者是粗出茅庐的年轻学生们。

这些人,都是研究院的希望,是大唐的希望。

这座骊山下的希望,袁淼相信未来,终究会绽放出无穷的光芒。

“先生,学生愿意去工坊里。”

“先生,学生也不像整日待在研究院里,每面对无数次的失败!”

“学生也愿意到工坊里去,学生一向喜欢动手,工坊可能更适合学生……”

“学生也愿意!”

“学生愿意……”

不多时,研讨会上的学生们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开始一个个的学生站起身,出自己的方向。更多的学生站了出来,表明自己愿意到工坊来去。

这些年轻的活力,看得袁淼一阵心潮涌动。

生产和研究必然是要具体的分割开的。

研究的人就专门负责研究,稍微愚钝些的,又或者追求不同的,那么就到工坊来去。

人尽其用,才是科学真正发展的追求。

见研讨会上差不多要告一段落了,袁淼知道,这时候自己也该出场了。

去向这些帝国的希望,明自己的理念!

。。。。。

无尽的开会,今还有一章稍晚回去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