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苏秦,他先让齐国答应和秦国共同称帝。但称帝之后立刻借口诸侯震怒,鼓动齐王放弃帝号,并且加入合纵伐秦,使得齐秦联盟破裂。
但这一切还不是他真正的阴谋,他真正要做的是蛊惑齐王进攻宋国。齐王早就想得到宋国的陶城,只是苦于秦国一直不断插手宋国事务,阻止齐国攻宋,他一直没有机会。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诸侯群起伐秦,秦国自顾不暇。加上苏秦在背后蛊惑,齐王已经开始打起了宋国的主意。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苏秦和他背后那位燕王的阴谋。
姬灵人起身之后,不断踱步思索。如果齐国攻打宋国,其他诸侯或许不会救援。但齐国如果灭了宋国,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
战国时期的灭国之战不是没有,而是很多。秦国就灭了巴蜀,赵国灭了中山国,楚国吞并越国。吞并周围小国,可以说是强国崛起的必然现象。
但齐国如果灭了宋国,则远比秦灭巴蜀,赵灭中山,楚灭越国来的更有影响力。一定会导致诸侯震动。
从地理位置上说,巴蜀中山和越国都是偏远之地。也就是列强的自家后院。而且当时的中原诸国看来,这些国家都是蛮夷之地,并不是周天子分封的。
宋国跟这几个国家都不一样,宋国本身就是处于中原之地,魏国想要东扩,楚国想要北上,齐国想要南下,都必然要争夺宋国。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宋国非常重要。
宋国当时处在齐,楚,魏三国势力交错的一个地带,而且一直都占据着当时中原富庶的泗水流域。正因为宋国的地位特殊,所以即便宋国如此富庶,但始终没有一个国家敢轻易灭宋。
另外从传统和影响力上看,宋国是周天子封的诸侯国,宋国的都城是商丘,之前还是商朝的都城,正经的殷商后裔。大周立国最早一批封的诸侯国,是历史几乎跟周朝一样远,而且跟战国时期的列强都有外交关系。
另外一点,从实力上说,宋国其实也是大国。至少在春秋时期,宋襄公人家还是春秋五霸之一。虽然后来不断衰退,但还是有点实力的。
当年赵国的赵雍年少即位的时候,齐楚秦魏,四国想要攻打赵国。赵国则是联合了韩国和宋国形成同盟,一旦某国率先发难,就全力打击他。这甚至导致了这四个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国,谁都没有敢轻举妄动。
所以说齐国想要灭了宋国,赵国第一个就不会答应。关键是这么一个重要的国家,如果被齐国灭掉之后,齐国就得罪太多人了。
而且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可以说是秦齐争霸,否则秦国也不会提出双方相互称帝。齐国的强势,诸侯也都看在眼里。如果再灭了宋国,那齐国肯定是国力大涨。到时候就真正不在秦国之下了。
其他的诸侯国自然不会允许齐国实力暴涨。这其中更关键的是秦国。秦国一直很忌惮齐国,楚国出生的宣太后和丞相魏冉,一直都主张和楚国修好,而攻打齐国。
因为这个齐国,一直以来都是发动抗勤的策源地之一,经常合纵诸侯攻打秦国。所以魏冉为首的秦国,亲楚派一直主张攻打齐国。
燕国和齐国又是世仇,燕王高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英才,其实他的目标就是齐国。
所以,在这个时候齐国攻打宋国,看似机会不错,但其实却是一个昏招。本来齐国和秦国相约称帝,就已经犯了众怒。齐王见风使舵,取消帝号,更被诸侯所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