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强硬的装着原谅董金贵那个老爹,其实还不是乖乖回去认错。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是两个多月的时光了,恍如隔世,李崇文已经不再怀念以前的点点滴滴,该记住的李崇文像写日记一样絮絮叨叨把很多以前的细节都记录下来了,也不再怀疑这是一个荒诞的梦,这么长,是梦也早该醒来吧。
院子被李崇文种了许多花草,陆续的把好叔,秋菊,梁广,陶成接了过来,正好一人一个房间,每个房间门上挂着一块小木牌。
自己的房间挂着总领,好叔的房间挂着财务,梁广的是执法,陶成的是市场,秋菊是文书,房间前半部分都放着一套桌椅,中间用屏风隔开,后面是睡觉的地方。
院子外面没做任何改变,里面则置办了许多桌椅,院门朝内挂着“公司总部”的牌子。
李崇文是想一点点的让大家记住这些新词,也慢慢学会写,从一个字到几个字,文字是伟大的,李崇文把这些文字叫做新体字,纸张和文房用品也是常备有的。
新规执行半个多月,效果显著,大家都干劲十足,很多人不断的向组队长提意见,有改进工具的,有新想法的,不管有用没用,李崇文都是奖励,数额在几十文到几百文不等,有用的奖励多,没用的也奖励这种为集体出力的精神。
奖励最多的事陶然工坊组的一个和泥的,用几根竹竿做杠杆,以最少的力气同时做几个人的活。
虽然还是很落后,但这个想法可是大明都还没有的,一个人至少可以完成五个人的工作量。
虽然这个东西需要花大力气改造才能实现,但李崇文还是大手一挥直接奖励三千文。
比陶然烧出陶还要多几倍。李崇文说了,因为烧陶很多人都做的到,但是这种新想法却是大家从未想过并能实现的。
安排陶然分出几人协助这个叫莫家康的小伙改进和泥这项工具,同时提升他为工坊组的副组长,这让大家的心头更是火热了。
看到莫家康穿着新衣服新鞋,吃着集市买到肉食,一个个嫉妒的眼珠子都出来了。
当初的队组之分开始有些乱套,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该属于那组,李崇文后来还专程回了一趟陈家沟,对于队和组怎么分进行了详细的安排。
运输组,后勤组,工坊组,巡防组,建设组按基础需求有固定的五到十人作为正式组员,有每月奖励补贴,都是对本组事情非常熟练的。
其他人都是非正式组员,按集体需求到指定的地方做工,建设组人手不够去建设组,运输组不够人手去运输组,都没安排则是去工坊做事。
每个组长都会记录大家做工的情况,并且出工才能去后勤部食堂吃饭,所有食物不许打包带走。
老弱则是去后勤组和仓管组领事情做,基本都是固定的,比如打扫卫生的一直都负责打扫卫生,拾柴火的一直拾柴火,就算是腿脚不便也可以去看守物料,总之不干活的没饭吃。
小孩子们负责传递消息,轮到在荥阳的时候还要学习新体字,秋菊的任务不多,所以不忙的时候都是教十四岁以下小孩的学习,李崇文不忙也会过来客串。
执法组和市场组则是固定的人员,月奖励也比其他组员高出许多。
之前西城帮留下的银两很快被连续不断的奖励和月例挥霍一空,好在福利彩签和陶器出售一直稳定提升。
食物足够大家之外,还在好叔的居安思危之下屯了不了粮食,盐布等必需品,现在粮仓的粮食足够整个集体吃到明年下半年,几个粮仓,还有各类物品的物料仓都是建设组用红砖在山上建的新式红砖房。
这座无名山也改成了红山,小河也叫红河,大家住的地方也称之为红河村,其实就是山腰几座红砖砌的仓库。
李崇文那次过来后说过,以后让大家都能住上红色砖头建的房子,大家心向往之,于是就成了红河村这个名字。
红色似乎开始成为公司的标志颜色,李崇文抽空研究出来很多小物件。
比如红旗徽章,每个公司员工在月度评审时,优异者或勤勉者都会得到李崇文亲手佩戴的红旗徽章。
按照李崇文的说法,红河村就像我们的一面旗帜,所以红旗是每个红河人心中的梦想。
李崇文的红旗徽章与众不同,是旗帜上带了五颗闪亮的星,他说这是他作为总领身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