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章:新华社VS复社(1 / 2)我家二姑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西直门大街一直到各个胡同小巷,京师都是一派繁荣景象。

每每天刚放亮,便有报童站在街边唱起卖报歌。

得益于报纸的泛滥成灾,十四五岁的孩子即使没上过学堂,也能认出许多字来。

母亲忙弄着早餐,父亲修理工具,顺便让大儿子取了门口的报纸,给一家人念念最近又有什么新鲜事。

男人每天做的工作就是修路,华运交通公司最近又在招工,

他本来想试试去考个马车的驾照,听说只要拿了驾照,每个月的工钱起码翻上一倍。

可是婆娘不许,说是要交上不少马场费用,而且要求严格,通过率不到一半。

这去学骑马,一家老小就没了吃食,如果考上还好,要是没考上,银子花了,家里怎么办。

男人也不骂婆娘见识短,正好自己有个堂兄弟,听说是在京商商会哪里看停车场。

那里每天都停了许多马,这不,自己可以晚上去帮他值夜班,

很多来往的商人都是直接将马缰绳一给,傍晚那阵能拿好多小费。

现在这些商人赚银子容易,给的也大方。

而且到了晚上,自己可以趁着打扫马厩,骑上一个来回。

到时候不去马场学,交一个报名考试费,用不了多少?

拿到驾照再到婆娘面前显摆显摆。

除了修路建候车亭,现在京城外的马场和城内的马厩也是越来越多。

那些西北的商人,赶着马群来,拉着一车车的百货商品回去,一个来回,就能挣不少银子。

男人路过街边的时候,发现街道上似乎多了许多新开的铺子。

装修的同华联百货的店铺差不多。

抬头只见店铺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四个大字。

“儿子,念念,啥字”

“新华书店!”

这几个字孩子都认识,真是了不起,

没上过一天学堂,竟然能看明白读书老爷们才懂的东西。

“爹,我想去看看”儿子似乎很感兴趣。

反正现在还早,看一下要不了多久。

两个人进店时,发现里面静悄悄的,却也有两个孩子已经在里面了。

和华联百货不同的是,一个个整齐的货架上全是书,而且都是新印的。

“小朋友,想找什么书?”店内有一个年轻的售货员。

“叔叔,这里的书怎么卖的?”孩子怯生生了问道。

“你看啊,这每本书的后边都会印上售价”年轻人说完取下一本,指着后面的“售价两百五十文”

“这么贵!”孩子怕了,他知道父亲一日工钱也不过几十文钱。

“小朋友,这可是现在最畅销的红楼梦,两百五十文,比其他书店便宜不少呢?”

“不过我们这里是新华书店,同车的书店不一样,还有租借业务,你可以租回去看,只要看完没有损坏,一本书不过一文钱一日”

“一文钱一日,这么便宜”孩子觉得这新华书店简直太好了,看完不损坏,如果五天看完,也就只要五文钱。

他虽然小,但也可以到一些饭店里洗盘子一天能拿几文钱呢。

父亲身上正好有几天代班攒下的三百文,本来想留着报名考试的,见孩子爱读书,便替他交了押金。

年轻人告诉他,交了押金就是新华书店的会员,还了这本,便可以任选一本租借回去读。

不管换多少本书,都是按一日一文钱收取。

在知识垄断的时代,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想要读书是很难的。

各家都会珍藏自己的书籍,什么珍本孤本,书店里的书卖价高,便卖的少,越是少反而只能卖更贵才能收回房租投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