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一个下午就能拍完。
“这个倒是不难拍啊。”
高晓松看杨严翻了半分镜头手稿就得出这么一结论,“呵”了声,指着杨严道“我看你确实是对拍电影有兴趣。”
“嗯?”
“但也就这么点兴趣了。”
这下杨严听懂了高晓松的嘲讽,回道“你确实是比我强那么一点,起码兴趣更多点。”
两个人互槽一波之后,对视一眼又迅速转头,还是好好准备待会的拍摄工作吧!
高晓松扫了一眼没精打采的场地工作人员,招招手把场务叫过来,让他把场子快速搭起来,还有那些磨磨蹭蹭还在酒店的人全叫过来。
杨严则去看布景。
这三个镜头切换过来的下一幕是男主梦醒以及女主眼前的白鸽满飞。
而高晓松给这三个镜头设置的呈现方式却是越来越清晰,有种从梦幻到现实的感觉。
很贴合梦境,一般做梦都是往真了做,等到真正的沉浸到梦中,情绪浮动最大的一刻往往就是梦醒时分。
不过电影很少这么拍,电影里面拍梦境都是越来越虚,越来越假,这叫给观众一个暗示,马上就要回归主剧情了。
高晓松拍电影就是这样的,很喜欢反其道而校
得好听些是寻求创新,不好听就是矫情文青自嗨完全不顾及传统镜头语言的运行规则。
所以他拍的电影剧情都没什么问题,就是看起来难受、晦涩,观众入不了戏啊。
但这只是个梦,也只有三个镜头,郭帆刚好也需要让观众卡在这里出一出戏,才好往下面的剧情走。
所以就有了这场看似胡闹的拍摄。
杨严让道具组把场景往梦幻的方向摆置。
“怎么个梦幻法?”道具组的师傅把电脑捧过来,直接在网页上搜梦幻两个字然后就让杨严看图片,“你看看要哪个感觉。”
“……”
杨严第一次对梦幻这两个字有了这么具体的概念,他原本的想法是自己提出一个要求然后让道具组准备就行了,现在看来,确实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啊。
他定定神一张一张的翻图片,开始还看的仔细,后面就直接看缩略图,有感觉的才点进大图认真看。
翻了一圈,大概有几千张图片,他都没找着道具师傅问他的“想要的感觉”。
杨严忽然对导演这一职业产生了深切的敬意!
他就做这么一个决定,都这么艰难,整个片场千头万绪的,有选择恐惧症的人肯定做不良演……
他这种细节控也很艰难……
高晓松这时候溜溜哒哒的过来了,他问
“在做什么呢?你想好待会咱们第一个镜头怎么拍了吗,是由近到远呢,还是由远到近呢?是从上方切入,还是斜着切入?用无人视角,或者找一个定点视角?不然我们找个动物,用它的视角。猫怎么样?要不然还是白鸽好了,刚好和切换给女主的镜头呼应一下。”
杨严“……”就很想撩挑子不干了。
“啧,我了你这副导演拍戏得靠我吧。”
大明星从龙套开始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