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年终奖励大会
这几天,王大江领着高红霞,李小兰和张云燕连着算了三天帐,把全大队的总收入算明白了。说是三大块,一块农业,一块运输公司,一块副业。可副业这块就多了。渔场,水库,鱼馆,蔬菜队,运输公司,对了,还有一台拖拉机。这帐就难算了。
渔场,除去八师拿来的钱,除去人工费,算了三遍,一年下来只挣了三千块钱。
水库挣了三万。
鱼馆挣了三万。
拖拉机挣了两千块钱。
大棚整的相当不错,平均一个大棚挣五千。四十个大棚挣了二十万。
农业这块,四千亩地,小麦,大豆,苞米加在一起挣了十二万七。
运输公司正正好好挣了一百万。
靠山屯这一年的总收入是一百三十九万二。
帐一算出来,把大伙都吓了一跳。一百三十九万?一个生产大队,一年整了这么多钱。可真是资本主义了。过去搞大锅饭,一个大队一年农业生产顶多了也就整个三万两万的。这大包干了,靠山屯一个大队就整了半拉郊区的。还有这副业,一个大队的副业生产能整一百来万。看来发家致富还得靠副业。
帐是算出来了,可难题也摆在那了。挣了这么多钱,这也不敢说呀。怎么办呢?
高红霞说:“把公社的领导找来吧?”
王大江说:“光公社领导我怕不行。得把郊区和市领导都请来。”
高红霞说:“是得让大领导给拿主意。”
王大江拿起电话打给周书记,王大江说:“周书记,我们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想请书记来给我们做主。”
周鸿义说:“你王大江还怕难题?急眼了连工商局的人都敢打。”
王大江说:“周书记你可冤枉我了。我要是动手,他们还不得伤个十个八个的。”
周鸿义问:“啥事?”
王大江说:“我们这几天在算账。这帐一算出来,我们都害怕了,要开奖励大会,不知道该不该说。你说我们这一年的总收入整到了快一百四十万。”
周鸿义听了这个数字有点大吃一惊,他连忙问:“多少?一百四十万?”
王大江说:“一百三十九万二。”
周鸿义兴奋的说:“让你们小鱼馆中午准备一桌,市区公社三级干部上你们靠山屯。公社你通知,区里我告诉。这可是天大的喜讯,我们得去祝贺。”
放下电话王大江让高红霞赶快上鱼馆,告诉老孙头中午准备一桌。高红霞骑着摩托走了。王大江跟张云燕说:“张云燕,你赶快把大帐给我拢一下,写个明细,一会儿好跟领导汇报。”
一个小时以后,市里,区里和公社的领导都到了。周鸿义特意来到后厨跟老孙头说:“孙大叔,中午安排点硬菜。”
杨永纯也跟着进来了,他对老孙头说:“今天中午我请客,有什么好菜你就往上整。有好酒没有?”
老孙头说:“没有成瓶的,有我存了十年的烧锅。”
杨永纯说:“好好好,就喝你那个十年的烧锅。”
付玉凤给大家沏上茶,就上后厨忙活去了。
周鸿义跟王大江和高红霞说说:“你们大队干部汇报汇报吧。”
王大江说:“这八十年代第一炮算是打响了。靠山屯粮食大丰收。小麦,大豆,苞米的亩产都比没分地之前最少翻了一番。今年光公粮我们大队就交了三百吨。往年收成好了,也就上交一百多吨。农业这一块整了十二万七。渔场挣了三千。水库挣了三万。鱼馆挣了三万。一台拖拉机挣了两千。蔬菜大棚挣了二十万。运输公司挣了一百万。总收入一百三十九万二。”
赵铁锤说:“王大江,你们靠山屯发大财了。”
杨永纯说:“一个生产大队一年整的比半拉郊区还多。”
周鸿义说:“这个经验得好好总结。”
王大江说:“我就认为得改革,得开放。什么社会主义什么资本主义,挣钱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好主义。”
周鸿义虽然不赞成王大江的说法,但是他知道王大江是兴奋了,他也没有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