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江说:“说到做到,我王大江啥时候说话不算数了?”
这下子可把合作组的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些人从大队出来,又一起上张东明家了。
张东明的媳妇王凤莲一看来了这么多人,她问张东明,“大老张,这是干啥呀?”
张东明说:“这是我们合作组的人。”
王凤莲问:“啥合作组呀?”
张东明说:“书记把我们这几家整到一块,成立一个合作组。往后我们就在一块种地了。书记说了,明年我们要是粮食产量翻一番,就奖励我们一台手扶拖拉机。”
王凤莲说:“真的,还有这好事哪?”
张东明说:“我是组长,往后你就是组长夫人了。”
王凤莲说:“组长夫人给不给工分呀?”
张东明说:“给,一年一千个工分,不过你得天天跟着我下地干活。”
大伙都笑了。
王凤莲说:“天天跟着你干活,一年才给一千个工分呀,拉倒吧,我干点啥不挣一千工分。”
张东明说:“往后啥工分呀?一个分也没有啦。就看你秋后打多少粮啦?交够公粮剩下都是你自己的。这粮食除了吃的,剩下就是卖了,能卖多少那就是你自己的章程了。”
他把大家都让上炕,他把小炕桌摆上,让媳妇把瓜子和烟笸箩拿来。有嗑瓜子的,有卷旱烟的,有喝水的。
张东明说:“咱们合作组成立了,咱们也得有个章程。我先说个想法然后大伙讨论。咱们这个组我负全责,还得有个副组长,我看就让李成刚当。再一个就是咱们也得有个管账的,我看就让孙翠花干。连记出工都有了。另外咱们合作组也不能吃大锅饭。也得按劳取酬,多劳多得。”
李成刚说:“分配的时候,是不是还得考虑地多地少?”
张东明说:“那当然了。咱们分配就按照两条来,一个是地的多少,一个是干的多少。”
大伙又呛呛了半天,最后张东明说:“咱们组里的大事都要大伙讨论决定。实在解决不了的咱们上大队。小事我和李成刚,孙翠花研究定。”
要散了,张东明跟大伙说:“大伙心里有个准备。原来种地咱们啥也不管,现在不行了,种子化肥都得咱们自己掏钱了。孙翠花你大概拢一下,看看每亩地得摊多少钱,让大伙准备一下。再有就是看看谁家有困难,咱们合作组能解决的咱们自己解决,咱们解决不了的,就得报大队了。”
过了两天,孙翠花上家来跟张东明说:“真有两家困难的,一个是张锦山,去年上山装木头,把腿砸折了,住院花老钱了。再一个就是姜万喜家四个孩子都十多岁,负担太重。”
张东明说:“走,咱俩上大队。”
俩个人来到大队,正好王大江和高红霞都在。
王大江让他们俩坐下,高红霞给他们俩倒水。王大江问:“听说你们开会了?”
张东明说:“是,那天从大队出去,我们就都上我家了。李成刚当副组长,孙翠花管账。”
王大江说:“这挺好。省得你一个人受累。”
张东明说:“我让大伙都准备一下明年种地用的钱。让孙翠花上各家看看,有啥困难。还真有两家。”
高红霞说:“张锦山和姜万喜家?”
孙翠花说:“大队长说对了。真是他们两家。”
王大江说:“这样,你们先在组里串换,不行大队帮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