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着也是闲着,我帮你吧。”王哲听到展桐建立小型网络世界的想法后,放下了手里的酒杯。
“谢谢你,这样的话,我也算有了一个窝。”展桐说,“不过因为我不会休眠,我可能未必能够长时间的呆在飞船上,有朝一日我可能会离开。”
“离开?去哪儿?”王哲好奇地问。
“或许我不会离开,离开的只是复制体。”
其实她有时候都不知道谁是复制体,谁是本体,或许她的本体早就留在地球上了,甚至有可能早就死在大洋洲的战场上了。对她来说复制体和本体没有什么区别,但对章照阳来说,这完全不同。他那人类的个体意识的执念,总认为本体才是真正的自己。
“我有个问题,想要问你。”王哲说。
“你说。”
“你的复制体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展桐原以为王哲知道这些,毕竟他曾经将自己从人类大脑中抽离了出来。但仔细想来,似乎也只有自己对这个问题有着最深刻的认识。
“她们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但她们都是我。”展桐说,“所以你可以认为复制体是我的智囊团,她们有着个体意识,可以独立思考,并且做出符合她们认知的决定。”
“原来是这样,明白了。”王哲用食指敲着桌面,若有所思。他明白,不管展桐的复制体有多少,她其实都只是她,不可能成为任何人。
“但那些地球上的复制体可能会变得邪恶起来对吗?”王哲问。
“不错,不过有时候变得邪恶的可能是其他地方的复制体。”展桐说。
王哲笑了起来,他知道展桐这句话是对的。
“我会帮你建立网络世界,但那样的话这艘飞船甚至其他飞船的实际控制权其实会落到你的手里,你觉得这样合理吗?”王哲问。
王哲要建立网络世界,必须依靠飞船网络,而这势必会让展桐成为新星移民舰队的总指挥官。
“在地球上的时候,我是网络世界的主宰,但我从未对现实世界作出什么不利的事。”展桐说。
“的确是这样,不过那时你的把柄还在其他人手里。”王哲说,“而且你刚才也说了,你可能会变的邪恶。”
“每个人都可能变得邪恶,纳赛尔、方震名变成恶人的概率似乎比我更高。”展桐说。
王哲想起了这两个人来,他对这两个人并不怎么熟悉。不过想起以前展桐的所作所为,他愿意相信她。
“我只能相信你,因为无论我怎么想,你都会建立这个网络世界的。”王哲笑了起来,“不管怎样,要保护人类文明,不要让它灭亡。”
“这种责任重大的事,谁也无法独自承担也不能做出什么保证。”展桐说,“而且我们的飞船能否抵达目的地都是个问题。”
新星移民舰队的飞船配备了反物质发动机和曲率推进系统,采用了超强磁场护罩,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为强大的战舰,维生系统能保证人类在上面存活1200年。反物质发动机加速至最高速度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之前他们可以使用曲率推进系统。但这套系统包括反物质发动机都是消耗品,用不了多久就会损坏,而以舰上的资源根本不可能修复它虽然科学家们怀疑静星人的曲率推进系统没有这个问题,但他们并没有找到证据。
“对,听天由命似乎更合理点。”王哲说,“我们需要尽快抵达目标星系,在这个过程中飞船不能出现任何故障,不然一切都是枉然。”
人类没有时间进行第二次加速,因为那意味着他们会在抵达目标之前死亡。
“我们是在冒险,”展桐说,“虽然我们确定那两颗星球是宜居星球,但只有去到那里才会知道真实情况。”
新星移民舰队在出发之前就制定了一套基本的计划。他们会向沿途所有宜居行星发射探测器。这些探测器配备了微型曲率推进系统,它们会在飞船进入宜居行星所在恒星系之前就被投放出去。
如果探测器发现这颗行星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他们将飞掠该行星系。但如果探测器找到了能够让人类生存下去的环境。他们将立即减速并且进入这颗星球,即使这个减速过程要持续很多年也在所不惜。
“如果那颗星球上有文明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办?”王哲问。
“能躲开就躲开,躲不开的话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展桐说,“为了防止我们阵亡,舰队只允许一艘飞船降落在这颗星球。其他飞船必须继续前进,不管怎样,即使最终我们只剩下了最后一艘飞船,我们也要抵达目标星系。”
“为什么?”王哲问。
“按照地球同盟的说法,舰队必须保证人类文明延续下去,所以如果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就不能放弃希望。”展桐说,“但同时他们认为我们的目标星系可能是最适合人类繁衍的星球,所以为了我们的明天,我们必须去看看那里的情况。”
王哲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