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伏击之应对(1 / 2)旅行仓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伏击,战术中最常使用的一种利用局部优势兵力攻击敌军弱势兵力的战术。根据最终目地的转换可以分为围点打援和蚕食反击,多用于两军交锋的局部战场。”

“这种攻击战术多见于两军兵力不等,又无明显必守之处时。”

“父亲,既然没有必守之处那有如何寻找敌军脉络呢?”塞吉对于父亲讲解的兵法不感兴趣,不过能够有机会和父亲说上几句的也就只有课堂上的时间。

“攻守之间虽看似无形却有其必然,百代刀兵依旧少不了粮食,刀枪,行进本营。故虽有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之说,但是行军作战却是有着必然。这是经验之谈,你以后就会慢慢懂得。”

“那父亲,我要是被人埋伏了,又怎么办呢?”

“一个字,跑。”作为一名经验极其丰富,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经历无数的大宋老兵。怀平的总结让很多人诧异,却有绝对有着真谛。

“若是被伏不深掉头就撤,若是身陷重围那就毁营弃寨,破釜沉舟冲出去。”

“???”对于父亲的理解,塞吉感觉到了十分的惊讶乃至于惊讶?

“孩儿你需要记住,迟疑停留绝对是行军之中最大的害处。敌军若为伏击包围之时,必是集结重兵精锐高手而来。若是此时迟疑不定,给了对方接近的机会那全军丧亡便是注定。”怀平说道此话之时,目光郑重非常。

之后怀平给塞吉讲解起了当年的一段旧事,当年常捷军中四虎之首为大将穆良,字公望。此人时人评之为勇而有仁,简直就是怀平风评的反面。

只是可惜兴孟源一战,穆公望战死百胜坡,所部三万常捷军只有寥寥数千残兵败将生存下来。当时有京中男儿闻之,捶胸顿地恨不得以身代之。

而这其中最让天下人所诟病的便是当时与穆公望合兵一处的怀平,在开战之前引七千常捷踏白骑兵遁走。有大儒讽刺:“时人谓之鸠虎,实乃是土鸡罢了。”不过后来那位御史台的大儒,听说被陛下评了一个:“蠢”字。

而且时至今日,怀平依旧不后悔当年掉头就撤。只是后悔当年应该就地砍了穆公望,并了他的兵马掉头就撤。若是如此做了虽然可能备受诟病,然而三万兵马还能保住大半。

之所以如此,乃是当年怀平与穆公望在兴孟源曾有过一番争吵。当时两人合兵作为先锋攻取朔州,与后方兵马差距只有五里。

踏白军作为游骑,当时负责的自然是外围侦察。当时宋军的计划是攻取朔州,然后逐一拔掉大同府外的钉子。最终利用兵力的优势缓步压迫辽军后退,恢复燕云防线。

结果还未入夜,踏白军散出了大量游骑之后就发现疑似被埋伏的情况。怀平思索之后判断其中必有凶险,毕竟宋军间距己方知晓,辽军也必然知晓大概。

地行,御兽等等种种手段都是兵家常备。而辽军居然敢发动伏击必然是有把握,不然区区五里不过是半个时辰的事。若是被宋军一个突击包围住了,那宋军也不用打朔州了,直接打大同府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