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颙眼神一闪,立即问道:“玄泰可有何良策可平此患?”
刘和想了一想,直言说道:“据我所知,贼匪人数众多,虽战力平庸,却也非当地一郡一县之兵可灭之。故而只有两个方法可以应对,其一派万余兵卒前去冀州,化整为零驻守地方,待贼匪出动时一举歼灭。其二便是看看能否说服贼匪归降,让其余众出山而居,再派兵卒驻守看管。”
何颙跟袁绍对视一眼,大笑了几声,紧接着说道:“玄泰高才,这第二策与吾所谋相合。我此次去往冀州,便是前些日子王芬派人劝降了那现任贼首张燕。只是玄泰所言,让其出山而后受朝廷军队看管,似有所难啊。”
刘和没想到这何颙竟然已经去冀州跟当地刺史劝降了太行山上的黄巾军,略一思索后,说道:“这群贼匪人数众多,号称有百万之众。不知伯求与王使君,以何条件谈论?”
何颙无奈的叹息了一声。“如你所言,其贼匪人数甚众,朝廷财政拮据且无力征讨,河北之地深受其害,故而只能暂时应付。现欲让其掌管太行山周边山区之地,封其为中郎将。”
刘和十分庆幸自己此番前来,要是太行山的事就此决定,自己这边对于军队的归属就得再另想办法了。
“区区虽然位低而言浅,却也知道那群贼匪最致命的乃是粮食的问题。之前他们依靠劫掠周边郡县补充,现在归降朝廷后,粮食哪里来?”
何颙捋了捋须答道:“之前他们占领了几个县城,王芬到任后也未能一直完全夺回。派那里周边的耕地索性就给他们自给自足,只要他们不再骚扰其他郡县即可。”
刘和皱着眉说道:“如此行事,朝廷威仪何在?”
何颙反问道:“那如玄泰之策,其贼匪归降后,应当如何处置?”
刘和脱口而出。“屯田。”
“屯田?”
刘和点点头,这是自己之前和戏志才推演多次的解决太行山上那群黄巾贼余匪最合适的策略。不仅可以解决兵灾隐患,同时让其众人逐步回归农耕平稳的生活,解决自身粮食的情况下,还可以边开荒,边给当地增加人口,将来亦有可行的赋税之法。
何颙思虑片刻,然后缓缓点头,称赞道:“玄泰之思更为可行,真不负济世之才。”
刘和谦虚了几句后,又跟何颙详细的述说了一些屯田的具体政策。
何颙听罢之后,向刘和询问道:“即便能让太行山上的人们下山来屯田,也确实需要一支大军在旁驻守,既有震慑之威,亦可防患于未然。只是地方上毕竟兵力难以调配,北军亦不适合常年在外,玄泰可有何推荐?”
刘和愕然一愣,还没等刘和开口回应,旁边的袁绍笑着说道:“伯求可是忘记了玄泰本就统御着一支万余人的大军,且里面还有不少河北兵吏,看管太行山贼匪最适合不过。”
何颙摆了摆手,说道:“玄泰刚刚新婚,屯田之处又必定偏北疆边境之地,不妥啊!”
刘和也不在乎此时袁绍二人是否故意掉着自己,急忙说道:“区区入职军伍之中,便是为了保家卫国。此乃国事,自当奋不顾身。贼匪屯田乃关乎州郡与边疆稳定之要事,必然要委派对此事足够理解和支持之人。吾虽不敢自称名将,但是也领兵随军日久,且曾击溃过太行山的匪寇。故而,区区认为自己正是最适合执行此事,承担此责之人。”
何颙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那我明日便上疏朝廷。等那张燕的请降书到来之后,必定推荐玄泰前往。”
刘和恭敬的给何颙施了一礼之后,内心长舒一口气,总算是有了些继续统军的眉目。
三人又谈论了一阵之后,刘和拜别而走。
袁绍看着刘和渐渐行远的车架,向身旁的何颙轻声道:“刘和此子这番前来,应当就是为了继续率兵驻外之事。”
何颙点了点头,说道:“看来这刘玄泰确实很想当个将军。”
袁绍若有所思的说道:“此次向其透露了伯求兄去往冀州之事,那吾等所谋划之事,会不会有所泄露……”
何颙摆手打断了袁绍之言,轻笑一声道:“若只是我去冀州一行便能让其猜出吾等筹谋,那这刘玄泰岂不是成了神仙。再说冀州之事,吾等只是诱发,至于其中过程我们不能参与,暗中偶尔推动可以。到时候你再派几个机谋之士在王芬身旁辅佐献策即可,自己千万不要直接参与其中,避免失败之后牵连太重。”
袁绍疑惑道:“伯求对兄冀州之谋并无把握?”
何颙长叹一口气,说道:“此等大事岂敢轻言有把握,而且期间日久,其中变故之事也无从控制,所以我们只能暗中逐步推进。事成则兴,事败则要全身而退。”
袁绍看了看满脸疲惫的何颙默然无语。
而另一边,在刘和焦急的等待中,张燕的请降书被递交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