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章 朱仙镇(2 / 2)铁板烧地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人牵着高头大马,刚一靠近酒馆大门,四五个伙计早迎了过来,满脸是笑,牵马的牵马,引路的引路。

田文带头,四人鱼贯而入。一个殷勤的堂倌儿,一直把四人引到二楼的最好一处雅座,包房门上赫然写着蓬莱阁三个小字,看来是这单间的名字。

田文为人豪爽、出手阔绰,一上来就要了一桌上等酒席,足足三两银子。这还不说,点了这里最贵的白酒桃花酿,一点就是五坛子,看架势今天要一醉方休。

堂倌儿一看这几个主顾衣着华美、相貌不俗,又点了这么贵的酒菜,料定是来了财神爷,一面吩咐后厨备菜,一面到后面通知掌柜的。这是店里的规矩,来了贵客,掌柜的要亲自来敬酒。

酒菜儿陆续端了上来,于风笑道:“田兄,今日又要让你破费了。”

田文得意地一笑:“于兄,说的哪里话来,我等三人情投意合,合该痛饮!”

“于兄,田兄,这酒馆儿的招牌是徐福居,这雅座的名号又是蓬莱阁,莫非说的是秦始皇年间那个渡海寻仙的徐福?”刘英一看二人客套来、客套去,没什么意思,这便提个话题,让大家讨论讨论。

“是啊,我想多半就是,那楼廊之上的巨幅画像,想必就是徐福本人。”于风对刘英的观点非常赞同。

“不错,那画像正是我祖上徐福!”接着三人的话茬儿,掌柜的提着酒壶,一脚踏进了蓬莱阁。

三人一看掌柜的来敬酒,赶紧都起身致谢。在田文力邀之下,掌柜的也坐了下来,一续这酒馆的由来。

掌柜的名叫徐继业,按照族谱追溯到秦朝,还真是徐福的嫡系子孙。他这一脉辗转来到此地,接着会酿酒的手艺,就在朱仙镇开起了酒馆安顿下来。一开始,这酒馆就叫徐记酒馆,店面也不过三两间平房儿。自从徐继业接手以后,这酒馆规模是逐年扩大。这一方面得意于徐家酒好和徐继业的经商头脑,另一方面更是得意于祖上阴德和东方的倭奴国。

东海之上的倭奴人,其祖先究竟是不是徐福没人说得清。但倭奴人对徐福的供奉和祭祀却是货真价实,而且代代相传。最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渡海投宋的倭奴人是越来越多。这些倭奴人远涉重洋,从江浙一带登陆,然后顺着淮水朔江而上,再弃舟登岸直奔汴梁。未进汴梁之前,大部分会在朱仙镇小住。

徐继业看准了这个契机,为了招揽倭奴人来吃酒,这便将酒馆改成徐福居,更是在酒馆前悬挂徐福的巨幅画像。这哪是祖宗的画像啊,这就是招揽顾客的广告。

倭奴人一进朱仙镇,看见徐福的画像,便闻风而来,在此吃酒住店。没出几年,徐继业的买卖是越做越大,从三五间平房迅速扩建到三层几十间房子的大酒楼,在这朱仙镇上是首屈一指。他这酒楼一扩建,来的倭奴人更多了不说,宋朝本土的买卖客商也多闻名而来。

这是什么?这就是马太效应。

资源越多,越能赚钱。越能赚钱,资源越多。完完全全的良性循环。

“徐掌柜,我说你这店是正经生意吧?”

“这位公子,你这话是何意?”刘英突然发问,徐掌柜顿时有点不自然。

“呵呵,你这店里倭奴人不少,可怎么都是倭奴女人啊?”

特别鸣谢:今天你码字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