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九章 述职(1 / 2)大男孩的星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发出信件后,赵匡胤基本很少去军营,只是安排军官保持节奏练兵、维持扬州府的安全、保持对南唐的警戒,至于扬州府的政事全部交由刺史管理,自己一般就在府衙,练武、写字、看兵书、喝茶,跟赵普、赵匡义聊聊天,大家都不说那个话题。

赵匡胤发现,静静地喝茶,心态很平和,赵普和赵匡义不再说那些事,自己的心意就越发坚定,察觉到没有他们的影响,自己的心态更好,一点都没有那些浮躁的感觉,难道这才是自己的本心?

静极思动,赵匡胤打一通三十二式长拳,酣畅淋漓,十分利落,意犹未尽,又耍了一通盘龙棍,盘龙棍亦称哨子棍,以其结构独特,简练实用难防,演练威猛霸气闻名。这两样是赵匡胤的拿手好戏,上到战场无往而不利,赵匡胤越来越满意自己的状态,嗯,就是这样,不再多思,整个人就内敛了,也像剑鞘里的宝剑,随时等待出鞘之时。

等了许多天,终于等来了枢密院信使送来的回东京述职的通知。赵匡胤知道这是生死一搏,自己记着当初投军的心态,尽可能忘却一切才行。

收到命令后,赵匡胤马上召集扬州军的副将和扬州府刺史来府衙,告诉他们,自己要回东京述职,跟他们交接了军务和政务,嘱咐他们暂时萧规曹随,保持扬州的稳定。

随后赵匡胤回到内堂,叫来赵普和赵匡义,“则平、廷宜,我收到枢密院的军令,要回东京述职,待会儿我就走,你们俩要留在府衙,尽量不要外出,等自己的消息。切记不要再生事端,千万不要火上浇油,否则覆水难收,或许会祸及家族,现在是关键时刻,不可任性。如果朝廷有人来找,你们应该尽量顺从,不要节外生枝。记得吗?”

赵普和赵匡义无可奈何地答应赵匡胤的要求。

安排好一切之后,赵匡胤带上几名亲随,直奔东京而去。

离开扬州城的时候,赵匡胤回头看看这个练兵一年多的扬州城,感触良多,想当初失意而来,如今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每一次自己辛辛苦苦练好兵,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就出问题,每况愈下,两次都是自己幕僚策划出错引起的,实在是失败,悔不当初矣。

如今自己够光棍,向天子坦白、表忠心,期待一个神奇的结果。回想当初,迈进太祖军营的时候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只是为了追随有前途的英雄,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可以出人头地就不错了,一心向前,果然功成名就。

只是成名之后,自己就越想越多,却不断受到挫折,失去越多。难道这就自己的命?如果不是有人说自己脸相非凡,自己怎么会做贪天之想?那些传言由何而来?难道又是赵普?

反正这次自己孤身回京,再也没有羁绊,率性而为吧,我敢来,因为我直觉皇上会给我机会的!

“咱们走。”赵匡胤策马飞奔而去,“是。”几名亲随立刻跟上。

两天之后,大理寺官员率领一队禁军,来到扬州府,见过刺史,出示了缉捕公文,刺史当然就配合行事,带领大理寺官员来到赵匡胤的府衙,让他们带走赵普和赵匡义。两人见到大理寺的官员,脸如死灰,虽然早有预料,但是见到官,还是心虚,赵匡义心有不甘,“我乃皇亲,鼠辈怎敢放肆?”

“两位稍安勿躁,吾等乃奉命行事,依律而行,汝若为皇亲,何故为难吾等?”

“廷宜,切勿鲁莽。”赵普无奈劝阻道。

“这,唉。”赵匡义终于不说话了,实在是不甘心啊,此等屑小,他日吾若得志,必报此仇!

大理寺的官员并没有虐待,由于这里面有皇亲,所以还是比较客气,把两人分别用特制的马车囚禁,一起离开扬州,返回东京。

赵匡胤风轻马蹄疾,很快就回到东京,一路上早就想透了,不再有包袱,回到东京,首先就是回家,探望久别的母亲。家人一见赵匡胤,马上上前迎接,接过赵匡胤的兵器、马匹等等,赵匡胤快步走近院子,似乎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府内的丫鬟、仆妇见了他,连忙行礼,赵匡胤也没有多管,穿厅过堂,来到后院,一直到内堂,远远就看见母亲,赵匡胤有点激动,但又怕惊吓了老母亲,就轻轻喊了一声:“母亲大人,不孝儿回来看您了。”说完,赵匡胤就碎步上前,跪倒在母亲跟前。

杜老太太闻言一惊,由椅子上站起来,看到赵匡胤跪在面前,有点激动,连忙说:“我儿回来啦?让俺看看。”看了好一会儿,就问:“你不在扬州戍守,何故回来?”

“儿子应召回来述职。”

“哦。廷宜呢?没有回来?”

“廷宜还在扬州。”

“他又没有官身,何故不回?”

“他之前在扬州府跟进一些事,还没有完成,不能擅自离开,半途而废。”赵匡胤不敢说实话,只好撒谎。

“哦。老身也挺惦记着他。”

“等他做完事,就让他回来东京,伺候您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