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偏向虎山行1(1 / 2)大男孩的星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匡胤和赵普在湖边促膝相谈,既说了自己对大势的看法,又说了自己的计划,还把朝廷的一些问题也说了出来,赵普仔细地听,不时提出问题,听到赵匡胤的解答,赵普感叹道:“上天真是不公平,这方水土该由你来治理才对啊。”

赵匡胤无奈地说:“非也,这也是我看着皇上的做法慢慢想出来的,我猜皇上还有很多后手,之前皇上就说过天下的大势,只是当时我没有想明白,不过我们可以慢慢看。”

赵普无言以对。

“则平,记住,跟廷宜说一下,让他不要再操心朝廷的事,”

“是。”

没过多久,赵匡胤接到南唐信使来访,说奉命带着贡品前往汴梁城上贡。“这么早就来上贡?”打开礼单,看总额似乎比上次多了点,信使连忙说:“按照大周皇上的旨意,今年上贡增加三成。”

赵匡胤只是点点头,就安排信使想朝廷报信去了,这边就放行,让南唐的信使连通贡品上京去了。

“大周南征大获全胜,果然刺激了南唐,他们既然来上贡,也一定会紧锣密鼓地进行备战。看来我要上一份奏折给皇上,说说自己的看法才行,主动一点,看看有没有用。”

之前赵匡义万般无奈地离开汴梁城回扬州,一路上,赵匡义不断地推敲辩论的细节,实在是想不到自己有什么不对的,自己读的书足够多了,自己每一个观点都有根有据,怎么可能输了?至于对手说的那个几十万契丹人入寇,想想就是可怕,问题是他们有那么容易拿下北面的那么多州府吗?不是说他们不善攻城吗?他们敢不拿下北疆的州府,直接南下?

要我说,咱们把北疆的州府修成铜墙铁壁,让他们一个一个地攻打也累死他们啊?估计没打下几个,咱们的禁军就到了,里外夹击,不就解决问题?

咱们的能工巧匠多不胜数,善于制造精良的器械,既有利于防守,又有利于进攻,这样一来防守能力提高了,进攻能力也获得加强,还用怕契丹人吗?

还有,咱们可以在枢密院做一个完美的攻防计划,授予相应的州府和军队,预防措施、物质准备都安排妥当,无论敌人用什么套路,咱们都有应对的方略,以不变应万变,还不是妥妥当当?如果说兵力不够,那多招募禁军,平常加强训练,提升战斗力,不就解决问题?人还是咱们多啊。

那些农夫平常在地里刨食可以赚到多少钱呢?让他们进入禁军,多给点钱粮就保证他们心满意足了,还担心没有军队?

赵匡义一路南下,跟自己的心腹谈论着这件事,反复推敲,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的方法是最行得通的,只是为什么在汴梁城说不过人家呢?赵匡义没有想明白,难道自己还有什么疏忽?

回到扬州,赵匡义就跟兄长和赵普详细地讲述了在汴梁城,自己引发辩论赛的事情,又把自己的观点详细地说了一遍,获得赵普的认可,只是兄长一直没有表态,赵匡义又不好不停追问,私下跟赵普说过几次,都没有用。

赵匡义想来想去又回到之前那个观点上,自己没有动手的能力,缺乏帮手,幸亏这次回汴梁城,跟随同的护卫、士子一起干点事,赵匡义也看出哪些人是愿意跟随自己的,索性这次把自己的队伍建起来,着手干点自己的事,省得有事情来的时候无法应变这么被动。

赵光义以挑选了宋琪、傅潜、王超、柴禹锡、赵镕、张逊、杨守一及弭德超等作为自己的亲随,让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赵匡义又向兄长提议,把几个武将派到扬州军里面任职,积累经验。赵匡胤痛快地答应了,因为这几个人原来就是扬州军里面选出来的,回去任职也很正常。

虽然兄长没有顺从自己的主张,但是也没有责怪自己,赵匡义就若无其事地继续在扬州府内协助赵匡胤处理一下事务,慢慢熟悉扬州军的军务。

这天,赵普趁空闲,拉着赵匡义到府衙的内堂说事。本来赵匡义和赵普志趣相投,赵匡义以为赵普要说什么好事,谁知,听到赵普说兄长不想再节外生枝,现在只想一心推崇朝廷旨意,准备讨伐南唐的事,还想让赵普和自己去北面韩令坤那里去了解契丹的情况,赵匡义实在是很生气,憋着气,不说话,一直听着赵普说怎样做的理由。

赵匡义一直以兄长的礼仪对待赵普,听完赵普说的话,“兄长,你也以为这样做合适吗?”

“心里话,我不认同,不过现在没有比这个更合适你的兄长了,起码不能再失去这个机会。至于咱们该怎样做,我还是认为要做点别的辅助一下,促进一下,不能顺其自然。”

“那我们从哪里下手合适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