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统华夏,收复幽云十六州,重现大唐的盛世。”
“好,下面朕讲一下郭昕的故事。”
“你们有没有听过大唐的安西都护府?”
“没有。”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在西域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在天山以南的焉耆、龟兹、疏勒和昆仑山以北的于阗,设置四座军事重镇是为安西四镇,以龟兹为治所。安西都护府是唐帝国武功之盛的体现,安西四镇构成唐帝国控制西域的最强防线。安西都护府的管辖范围异常广阔,北起阿尔泰山,南至昆仑山,西至波斯帝国。长期驻扎在西北边地的二万多将士是震慑西域四百余国的重要保障。”
“龙朔二年(662年)之后,吐蕃和唐朝反复争夺安西四镇,此处几度易手。唐肃宗为平定安史之乱,被迫在河西、陇右等地征兵。安西精兵先后共计一万五千余名将士参与平叛,最终收复了两京。由于安西、北庭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人再次乘机占领了陇右、河西地区,导致安西都护府与唐朝的通道中断,但安西四镇留守将士却一直孤军坚守唐廷的每一寸领土。”
“对于安西都护府,有些腐儒会说遥远大漠,徒费钱粮,守之无益,不如回师守好中原即可。”
“朕告诉你们,就内部来说,控制了西域既可凸显国威浩荡,又保证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就外部而言,可以牵制和削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进而保障河西、陇右的安全,防止南、北两个方向游牧民族势力的汇合。”
“你们可知道朝廷在商业税收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保证对外贸易安全就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而且安西都护府有无数的草原、良田、铁器,可以放牧、种粮、炼铁,扩大我们民族的地盘、教化万民,况且教化万民本来就是我们的义务,这是读书人的天职,这难道不是好处和应该做的吗?”
“现在说的故事就是在吐蕃攻陷关陇之后,吐蕃已深入唐朝心腹地区,西域地区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战略意义,西域的存亡对整个唐朝边防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实际的价值,所以朝廷却因‘事势不及相恤’,不得不采取了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随着吐蕃占据陇右、河西后,肆意蚕食西域之地,最后只剩安西四镇与北庭两地孤悬。时任安西四镇留后的将领为郭子仪的侄子郭昕,他带领安西四镇的将士们完成了对大唐西北边陲的最后守护。”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暴雪漫天的冬天,安西四镇最后的一支队伍,死守在龟兹的戍堡中,他们在吐蕃的围攻下早已弹尽粮绝,却仍然秉持着誓死守卫大唐的初心。已近花甲的郭昕将军带领着为数不多的白发将士们与吐蕃军队展开了最后的较量。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全数壮烈殉国,无一人投降!从安史之乱爆发到安西守军全部阵亡,五十多年,帝王换了六任,唯独西域将士们初心不改,守卫大唐边境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依旧无怨无悔,他们是大唐荣耀的见证者,更是王朝维系的守护者。”
“这段历史讲到这里是落下帷幕了,而其中彰显的民族精神却始终贯穿于我们的历史脉络中。每当山河有恙,总有华夏儿女挺身而出。”
“唐代诗人戴叔伦笔下的《塞上曲二首》即来缅怀这位大唐英烈:‘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各位将军,这些先烈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都是铮铮铁骨的英雄好汉,正所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才是我们民族应该有的英雄气概!我们上课学习、出征,就是为了早日统一华夏,收复幽云十六州,抵御外族,驱逐契丹人到长城之外,不让外族的铁骑肆虐华夏大地,郭昕就是我们的榜样,安西勇士就是我们的榜样,你们扣心自问你们可以做到吗?”
“做得到!做得到!”
“这里面还有一个道理,每当我们的民族团结一致、没有内乱的时候,就可以强力抗击外敌的入侵,捍卫民族的利益;每当我们群雄割据、烽烟并起的时候,外敌都可以肆虐中原,都是我们民族的苦难日子,有史以来无不如此,十三年前,契丹人还在肆虐中原,朕想问,我们拥有强大的武力,为什么要为了荣华富贵而自相残杀,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什么我们的刀枪要面对同胞,不能一致对抗外敌呢?对于妄图分裂国土之徒,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予以摧毁,现在四方割据,我大周已经枕戈待旦,正要一统华夏,我们铁血男儿可以安坐家中享富贵吗?”
“不可以!我们要一统华夏,一统华夏!”
“好!现在朕年幼,待时日,朕必定继承先帝遗志,跃马草原驱逐胡虏!”
“皇上,臣愿为前驱!”
“好!南征看你们建立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