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章 走上正轨(2 / 2)空梵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良久,孙如山缓缓蹲下,双手抱着脑袋,背脊微微耸动,仿佛被山风拂过的树林“党和人民政府还是记得我的,还是记得我的……”

……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又回复到了正常状态。

每天早晨被打鸣的鸡群从被窝里叫起来,骂骂咧咧的洗漱完毕,一碗红薯稀饭加一点儿酱菜填饱肚子,然后去村委会报道。

和刘天成一块听半个小时早新闻后,伏案埋头工作,终于村里所有贫困户的资料都已经整理完毕。

厚厚的一叠《贫困户入户走访记录表》是看得到的工作成绩,更让赵昊满意的是那些看不到的方面。

至少,村里这68家贫困户的基本资料已经完全扎根在他脑子,每家几个口人,年收入多少,因何原因致贫,他一拍额头就能脱口而出。

在他手机里还有一份详细的备忘录,里面记录了他对这68家脱贫之路的一些基本想法。

精准扶贫一改过去的粗放做法,讲究滴灌式工作方法,一家一策,在详细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后,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为其度身定制脱贫的方法,赵昊作为一个村干部,不但要在后面,更要在前面拉,这样才能让扶贫工作的效率达到最高化,尽快实现伟大领袖的托付。

这些日子的辛苦没有白费,刘大强话不多,但也不是笨人,对赵昊的行为都看在眼里。

他也开始逐渐改变对这个年轻人的成见,是的,这小子看上去油腔滑调,而且穿红挂绿,怎么看都是公子哥儿做派。

但至少他工作时的认真态度,村民有目共睹。

刘大强当村长最怕的就是各种文案工作,偏偏上级下来检查时对各种表格文件是最上心的。

这也好理解,检查起来方便嘛。

为此刘大强经常挑灯夜战,甚至不惜向村里的年轻人求援,但碍于综合文化素质不足,结果一直不尽如人意。

其实他还算不错了。

别的村,甚至乡里闹的笑话更大。

前些年,县里要求各乡填报一些统计数据。

其中有一条,“服务业情况”。

按照最初的表格设计,这条是叫做“第三产业情况”,但统计局局长对下面这些人的文化素质心知肚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他们而言还是有些遥远,就索性用了农业、工业、服务业来替代。

结果报表收上去,局长的鼻子都气歪了,“服务业情况”一栏里,各家填的都是,“有洗头房x家,洗脚店y家……”

为此县里反复开展各种培训,但效果也就那样。

所以,县里各衙门中对大学城村官最欢迎的就是统计局,局长甚至觉得自己的高血压都有望逐渐减轻。

从刘大强的角度来说,虽然不喜欢这带着几分油的年轻人,但考虑这文案工作,他对政府拍大学生下乡也是心怀感激的。

如此一来,他对赵昊的态度倒是一天比一天热情,而赵昊也投桃报李,或者说他本来就挺尊敬这个村主任。

以前绕着他走是因为有几分害怕,现在对方既然主动释放善意,那自己当然也知道该怎么做。

刘天成见此心情也是大好,只要这一老一小能够齐心协力,中滩村脱贫的希望就大增,而且自己也老了,精力不够,很多事情也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了。

这天下午,正好三人都点空,这是过年前惯有的懈怠,人人都不能免俗。

本来就是农闲时节,除了搞搞三产外,每家每户的婆娘开始忙碌起来,山里虽然穷,但各种规矩挺大,春节是一年中最要紧的日子,一定要做好各种准备。

咸鱼咸鸡咸肉都挂在屋檐下,哪怕是在困难的人家,也得从年头就开始省钱,到了腊月去集市上买一刀肉,用盐腌了,吊着吹干。

这不光是口福的问题,也是对来年美好的寄托和祝愿。

相较之下,男人们就清闲下来。

村委会办公室里生着取暖用的炉子,上面还坐着壶开水,不但能供人饮用,也能增加空气中的湿度,让人的嗓子不至于被寒冷和煤烟子扎的生痛。

三人围在桌子前,面前的茶缸子里沏着浓浓的山间野茶,桌子上几个斑驳的搪瓷盆子里放的是一些,农家自己炒制的瓜子,核桃,花生等。

都是村民们自发送来的,用以感谢老支书和村主任一年到头的辛苦工作。

也算是中滩村的一项传统。

也就这时候,刘天成对于“送礼”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不管谁家送啥,都是乐呵呵的收下,然后拱手抱拳行礼。

这些年货他也不拿回家,就放在村委会里供大家自行取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