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下达后,修斯才分心关注向等离子体反应源,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一种体型庞大,身高14米出头,占地500+平米的巨大乌龟。
其背甲上分布有4门活动式大口径炮管,看样子应该能360°灵活转动,身下的粗壮四肢则有4门小口径炮管,虽然没发现能量反应,但明显也能发射等离子炮。
这一次,不再负责探索计划细节的方洪圣终于可以松下紧绷的神经,放心大胆的把视线放在地表。
他一眼就分辨出这种龟型异化生物形态成熟,绝非一时进化而来的成果,也并非群体中突然出现的变异体,肯定早有模板,只不过最近才出现在他们眼中。
这一发现再次坚定了他早前的想法:‘异化生物成熟的生物科技体系才刚刚展露。’
待激光与天基之杖打击结束后,堪称耀眼的等离子体反应仍然稳定,显然两者效果不大,但也达成了目的,暴露了异化生物巨龟隐藏的一张底牌。
异化生物巨龟除了皮糙肉厚外,还拥有一层用以抵御外界攻击的生物电磁力场,效果约等于电磁护盾。
武装卫星的激光和合金棒对炮灰异化生物来讲是不折不扣的大杀器,但换做巨龟,两者干脆果断地被生物电磁力场偏折弹开。
初步估算,没有电磁加速炮那一等级的武器,恐怕很难从外部攻破力场防御。
这么一耽误,异化生物巨龟经过20秒蓄能,68团直径为8米的等离子炮以108倍音速袭向重型堡垒机甲。
哪怕试探没得出多少有用的结论,修斯依然毫不气馁,他早就预想过大多数可能,“能躲就躲,躲不了的就用能量盾防御,如果角度合适,允许用机身硬抗!”
显然对异化生物一轮简单测试后,该轮到他们来测试了,在修斯的观念中哪怕再详细的数据也只是冷冰冰的数据,远不如亲身体会要来得可靠。
长达20多年实战经验和极少数惨痛教训告诉他,很多时候,机械和数据并非想象中那般绝对可靠。
6秒后,68团等离子炮划过道道完美抛物线,从四面八方袭来,和辅助智能推演得出的攻击模式一样,看似分散的它们最终落点正好集中于寥寥几点。
避开了所有保持无规则高速机动运动的重型堡垒机甲,迎向17架自我限定了躲避范围中的4架。
等离子炮以8、14、20、26四种不同密度分布,面对8和14团的都2架重型堡垒机甲轻松避开。
而直面20和26团的2架就有些困难了,不得不竖起支柱,用能量护盾抽向等离子团。
一阵强烈爆炸中,被狠狠冲撞开到地上后又高高弹起,可以清楚看见能量护盾后的机械关节有好几处轻微扭曲和变形,好在问题并不严重,在纳米机械修复中很快复原。
除了无意间造成的连带伤害外,这一次爆炸给能量护盾造成的直接损失为11.6%的能量额度,哪怕护盾能量能迅速回复,一根支柱也只能在短时间内抵挡9次同等袭击。
“聪明的畜生,它们同样在试探我们,也算是应验了Jose博士的推测,它们拥有的智力毫不逊色于人工智能。”
说着,修斯目光中溢出一抹寒意,蕴藏着无边杀机,“第二轮试探,电磁加速炮全覆盖!!”
话音落下,化作璀璨光华的电磁加速炮毫不留情地从天洒下,巨龟们呆呆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任凭生物电磁力场如泡沫般炸裂破碎。
无边尘土冲天而起,接收到的能量反馈显示等离子体反应已经衰减到冲破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