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总管很是热情的告诉了他,今日皇上召见他的原因,朱高煦心里也有了点底,得知之后更是欣喜不已,或许对自己来说是件美事啊!
投桃报李,一块小小的金锭,就悄无声息的进了黄俨那宽大的袖子,此举令得他是眉开眼笑,汉王殿下还是一如既往的大方啊,不枉自己亲自去候着等他。
不要以为朱高煦贵为汉王就不需如此,要知道太监几乎都是小心眼的,对于此人他还是很了解的。
但何必因为区区一些小钱就得罪人呢,你看黄俨收了钱多开心!
这次他提前告诉了自己所谓何事,若是自己不给回报的话,你觉得还会有下次吗?
能用钱解决的事那,在朱高煦看来压根就不是事,黄俨不就好这一口吗?满足他不就行了,他朱高煦又不是那种假清高。
很快就来到殿门口,见到朱高煦到了,或许是提前得到了命令,马上就有值守太监大声通报。
很快朱高煦就被招了进去,心中明了的朱高煦整了整衣服,满是战意的走了进去!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高煦进去之后,给他老子行了跪拜大礼。
这也是朱高煦不喜欢在正式场合见他老子的原因,老是需要行大礼,不然即使是他,也会被弹劾。
“煦儿,来了就好,快快起来,赐座!”朱棣本来拉得有点儿长的脸,见到朱高煦进来,变得缓和了许多,开口说道,并让一旁的太监给他搬来椅子。
朱高煦再次谢恩过后,半坐于太监搬来的椅子之上,虽然早已从黄俨口中得知了大致情况。
朱高煦环顾四周一圈,再次确认了一下在场之人,都是军中将领、勋贵:老熟人淇国公邱福、成国公朱能、永春侯王宁、铁杆小弟清远伯王友也在……
和在场之人,眼神交流了下,朱高煦就老老实实的坐在椅子上,闭口不言,等着他老子发话。
“既然汉王来了,那么就烦请淇国公就把今日所议之事,在说一次吧。”朱棣开口道。
“是,臣遵旨,事情是这样的……”淇国公邱福站出来,把事情的始末,开口娓娓道来。
别看邱福大老粗出身,这讲故事的能力,还是不错的,陈述的是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原来近日,有地方官上报朝廷,东南沿海有倭寇出没,经常上岸劫掠。
因为倭寇乘坐海船来去自如,地方多次组织军队抓捕,往往都是望洋兴叹,故上报朝廷请求派船队助剿。
要说这些倭寇破活力有多大,那真是抬举他们了,要知道这一时期的倭寇基本上都是真倭寇,远不如明中后期那般鱼龙混杂。
这些倭寇多为半职业化的日本浪人,虽然拥有比明朝海盗更高的军事素养,但是他们对大明的地形和军备情况基本上是完全不熟悉,一上岸基本上就是瞎猫碰死耗子,抢劫啥的完全凭运气。
再加上语言不通,沿海之民更不会支持他们,基本上不迷路就不错了,哪有能力搞什么大规模军事活动。
而且在朱元璋在位几十年间,洪武一朝共在辽东、山东、南直肃、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设立了五十八卫及八十九所,置兵数十万,有兵舰千余艘,严防倭寇。
此时的卫所兵还没有退化到后期那么不堪,更没有带路党助纣为虐,只要被发现了,倭寇除了跑路,就没有其他办法。
奈何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打不过你恶心死你,瞎猫还能碰到死耗子呢,次数多了总会造成一些破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