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苻坚作为大司马,却知道赵国的国力怎么样,如果真的要开战的话,那么后勤保障是无论如何也接续不上去的。
于是,他出班阻止道:“大王不可,大王不可,我们不可轻易和晋国开战,如果这样的话,对赵国将是灭顶之灾啊。
如果此时我们和晋国签订了和平协议,双方以目前的实际控制区域为界,那么则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了。
文武百官此时也坐不住了,立刻纷纷跪下来说道:“请万岁三思,请万岁三思啊!”
赵王石虎本是想借着召见晋国使团的机会,一上来就给个下马威,从而提高谈判的要价的。可是,却没想到,晋国的使臣态度这样强硬,尽管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却临危不惧,让他很是下不来台。
因此,一气之下才说出双方不服可以接着打的话来。
本来,他并不是真正的想打,而只是谈判的策略而已。
现在,看到群臣都来劝说自己放弃,正好有了下台的台阶,于是,借着台阶就走了下来,说道:“与晋国是战还是和的问题,是国家的大事,是很重要的问题,今日暂且谈到这里,容朕再想想。使团先下去吧。”
于是,慕之丘和三位副使,向赵王石虎告了退,作了个揖,说道:“晋国使臣慕之丘等告退。我们在驿馆等待贵国的最后决定。”
然后,扭头转身回到了驿馆。
王乾、袁凯、陈诺三位副使心中没底,走在路上,还是很紧张,觉得从鬼门关那里走了一趟,和死神擦肩而过。
但是,慕之丘心里知道,今天的召见之所以存在,应该是燕国和赵国的谈判,有了初步的结果,燕国一定是在谈判中坚持了原则,没有答应赵国提出的不合理条件。
所以,赵国在和燕国的谈判中,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转而向晋国伸出橄榄枝的。
但是,出于贪婪的本性,在谈判的初始就讹诈了晋国一下,想让不懂世事的年纪轻轻的使臣低头,可是,却没有收到预计的效果。
却说散朝之后,石虎心中有些苦闷,没想到,自己掌握着这么大的国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在和燕国、晋国的谈判中,却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心中有些生气。
他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宫。
直接到了新纳的妃子的宫中。
也只有到这里,才能忘掉心中的不快,享受生活的快乐了。
听说石虎要来,她新纳的十六岁的妃子早就梳妆打扮好了,静静地坐在宫里,等待着他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