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章 封神大会(八)(2 / 2)阿基米有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被尊称神女的妇人摆摆手,屏退有眼无珠,但忠心耿耿的婢女,徐徐走到那张宝座上慵懒坐下,单手托腮,触景生情,没来由回忆起许久之前的一些旧事。k作文网kzuenxs

地下千丈,地窟。

跪伏在地的鬼魅身影忍不住的瑟瑟发抖,甚至连抬头看一眼那张玉椅的勇气都没有,至于霸占玉椅的那顶儒冠,则是彻彻底底的卑微臣服。

若不是西岐临时生变,他也断然不想来此地方,那顶儒冠于他而言,不仅仅残存着令他最为不舒服的点滴浩然正气,还有一股天生压胜的强大气息附着其上,于他而言,甚至他背后的整个族群,皆是不可逾越的深山峻岭。

正思量着如何清楚无误传达西岐莫名发生的“血斗”事件,一股无形威压出现,玉椅上的儒冠发出一声好似人打哈欠的声音。

鬼魅身影正欲开口,儒冠却罕见的先声夺人,说道:“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神仙老爷怕是又出了乱子,西岐这弹丸之地,一下子能引来这么多外人,倒是出乎意料,不过不碍事,等大人来了,就烟消云散了,一群只待碾死的蝼蚁而已!”

“还有几日,那封神大会就要开始了,你就呆在上面待命即可,注意一下有几位蹦跶异常活跃的家伙,若是顺手就杀了,于大局无益的人事,不用专门跑下来禀报,毕竟你与学塾那群小东西呆的时间长了,身上难免会沾染一些令人不自在的气息,你说呢,城隍老爷?”

跪地之人悄然退去。

儒冠如人摇头晃脑一般,自言自语,说道:“城隍老爷,也难逃万界汹涌大势碾压,于谁而言,皆不过是顺者昌逆者亡,大道无情,不论贵贱呐!”

话音未落,儒冠呵呵一笑,如看日月一般,儒冠前端轻轻抬起又落下,说道:“封神大会,也真是无知者无畏,如此大的霉头都敢触碰,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无名巷子,一道身影从天而落。

正在殊死搏杀的两位精怪,甚至还未反应过来,就被一道骤起剑锋一分为二,试图逃离的两道神魂旋即被后至剑罡搅碎,彻底身死魂散。

踏过两摊被剑罡搅碎的一地碎渣,不甚明亮的月光下,周穆的身影被拉成斜长扭曲的影子。

面覆黑巾的老仙师从巷口走出,与略有呆愣的周穆对视一眼,二人彼此点点头,身影再次融入这无尽的黑夜。

多半座城镇房倒屋倾,不是被冲撞所毁便是坍塌于火海,地上的血迹干了再染,也分辨不清是哪位神仙老爷所流,还是被殃及的无辜百姓喋血于此,路边散躺着一堆堆早已冰凉的尸身,男女老少皆有,锦绣华袍的贵人有之,破衣烂衫的贫人有之,莺莺燕燕的妇人有之,嘁嘁而哭的少女有之。

每个侥幸活下来的人要么仓惶而逃,不辨东西,要么茫然无措立在原地,四下张望,有者还带了金银细软之物,边跑边小心打量四周,生怕有人突然蹿出,做那拦路截杀的勾当,有者夫妻二人,死去的妻子躺倒在地,仍被为夫之人搂在怀里窃窃私语,有父子母女一家数口,年迈爹娘叠落在一起的凉透尸身下,蜷缩着一二目光呆滞的幼童,浑然忘记了孩子的恐惧,只是一个劲睁大眼睛望着爹娘尸身搭建起的碉堡外的天地,不哭不闹,像活过了无尽岁月的睿智老者。

周穆怀里手里引着两个六七岁的孩童,老仙师怀里抱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幼婴,一路小心翼翼穿行大半城镇,来到一家门户紧闭的家门前。

唤开门户,周穆将三位得以幸存的孩子交给此间院落的主人,留下些许银钱,叮嘱两句后,匆匆离去。

周老二人不论是在街巷捡拾,亦或是从刀剑下解救,不到一日光景,便有将近二十位半大孩童侥幸存活下来,且被安置在尚未被殃及的家户之中。

不过有些许事情发生的令人无法言之对错,周老二人前脚将孩子送于一家门户,留下银钱加叮嘱,后脚就看到孩子又被偷偷送回街巷,不过好在身上都多了些千金难买的吃食,周老二人无法上门强行命令这些自顾不暇的家户必须收养孩子,面对生死,选择自己,这谈不上半点错误,甚至是天经地义之事。

周老二人只得再寻看似殷实的家户,同样留下银钱加几句叮嘱,不过在有了前车之鉴后,二人还需藏匿暗处盯瞧片刻,确定孩子未被抛却后,方才迅疾离去。

另一边,富如狗带着食喜书童同样潜入夜色深处,不过二人多半是于无声处敲闷棍,由富如狗充当吸引那些落单的精怪,来去无声的食喜书童则猝不及防来一个霸王压顶,手中一根粗壮的香烛当头砸下,不死即残,遇上身体结实的,还得再补上几下,保准死的妥妥帖帖。

富如狗打趣食喜小人,说道:“你这根香烛委实可充神兵利器,耍起来虎虎生风,比那些神仙圣人都要厉害哩!”

其实,富如狗焉能不知,这根香烛自是长年累月被那城隍香火熏陶,自然而然便有几分昔日神道金身的意味,而香火小人执掌香火一事,香烛于他而言,就是如虎添翼的神兵利器,半点道理不讲的那种,这种与天生压胜类似的东西,富如狗称之为王八气概。

于香火而言,食喜小人自是王八气概十足。

于天地气运而言,他自是这天下王八气概最足的那一位。

莫名看了眼天色,富如狗喃喃自语:“与老子么得半点关系,老子只是路过而已!”

昔日,有这么一则传言,有个疯子到哪,哪座天下必遭大乱。

这便是妇人王丁,半点不让某人踏入城墙半步的原因所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