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人也是顶着不少的压力。
李渊给他们的时间是务必在十天之内完工,现在也算是提前完工了。
工地已经完成并且交接,接下来就看杜言的了。
李渊朱砂笔一挥,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到了造纸坊的大门,有东宫派来的主薄专门收点,然后再让从里面出来的专人把原材料运进去。
杜言作为造纸术的“技术总监”,也只有杜言在里面可以畅通无阻地巡礼着各个流水线作业情况。
蒸煮——浸泡发酵——捶打——抄纸——烘干,整个流水线分隔开来,防止技术泄露,也提高的生产效率。
虽然是“国企”,但是现在李渊手里也没有多少钱,能够投入进来造纸也没有多少,只有区区的三四万贯钱。
工人这么多,单单每天的伙食就是一个不小的数额。
所以这里的工人在伙食上比不上杜家庄里的“民营企业”里的工人伙食好。
杜言对待自己庄子里的工人肯下工夫,不但每天每餐有猪肉吃,还有蒸馏馒头,早餐还有白粥跟咸菜。
杜言这个“技术总监”大手一挥,早就准备好的工人开始涌入作坊。
每个流水线的工人开始是从杜家庄派来的人带领着,等到他们熟悉了之后,杜家庄的人就回去了。
十五天之后,第一批纸终于出来了。
“快,快点。”杜言指挥着大伙装车。
一叠叠崭新的白纸运往了皇宫里,路上有东宫左右卫的官兵一路押送着。
队伍来到了太极宫西面的印刷坊内,李渊带着文武百官过来了。
而跟在李渊身后不少是世家官员,看到这些比他们的宣纸还好的新纸,对杜言恨得牙痒痒。
望着一车车的白纸,李渊看见的不是纸而是白银。
赏赐了杜言不少东西,主要是玉器制品,还有几副古画。
杜言对玉也不是很了解,反正看上去水很足,光滑圆润,应该有不少年头。
据太子说这是内库里面拿出来的,里面有不少东西是前朝遗留下来的,甚至有些是秦朝时候的玉器。
“这里面会不会有些是秦始皇佩戴过的玉佩?”杜言在心里想着。
“陛下,现在纸也有了,印刷坊是不是重新开工?”杜言问道。
“下旨,印刷坊现在马上重新印刷,先印四书五经跟《三字经》《百家姓》。”李渊看到这么快就造出纸来,很高兴地大手一挥说道。
“是父皇,儿臣马上派人去办。”李建成说道。
“太子,此事你做得不错,不出一个月就造出了新纸,不错,父皇很高兴。”李渊看到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太子满眼的父爱。
“儿臣没有做什么,这些都是杜言他们办的,当然,那些工匠的速度很快,不到十天就把作坊给盖了起来。”李建成不忘给下面的职工在陛下面前点了名,还特别点了杜言的名。
“嗯,杜言这小子办事是不错,可是年纪就是小了点,先赏赐他一些东西吧,这小子要是好好磨砺一番,将来是太子你的能臣。”李渊说道。
“谢父皇。”李建成说道。
“哼,大哥有什么能耐?这些都是人家杜言做出来的,他一点力都没出。”李世民在人群跟不服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