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4.挨揍的弘治皇帝(1 / 2)绅士的哲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两个皇子交代完毕后,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转身也和马氏一同准备起了穿越的事项。

这一声长叹,既是因为看完明朝历史之后,对于后世子孙的不满,同时也是在感叹着文人们早已丢失的风骨,气节。

朱元璋小时候穷,穷到家里的亲戚全都饿死。可穷虽然穷,朱元璋最初的时候却对文人很是敬重。

这得益于宋朝的重文轻武,使得到了元末,人们都觉得读书人高人一等。

后来朱元璋造反,开始发达之后,他便时常邀请一些文人,还有帐下的幕僚教自己读书写字。

虽然称帝之后,朱元璋也杀了不少文人,对文人的气节大失所望。

但那些都是贪官污吏,他任然觉得文官有着可取之处。

不然单靠武将,他也不可能称帝。

直至买下这本明史之后,朱元璋这才明白,拥有气节、风骨的文人,只是小数。

其它的全都是满眼利益,胆小如鼠的渣滓。

买下明史之后,朱元璋的脑海里突然多了一段有关于这本明史,还有上下五千年来对于史官们的描述。

实际上,一个朝代的历史,往往是由继任的朝代编写统合的。

就好比宋史被元朝编写,元朝历史被明朝编写,明朝历史被清朝编写。

而编写历史的人们,便是史官。

由上一朝代的史官记载下大概,之后再由下一朝代的史官来编写统合。

在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候的史官们是最有气节的。

春秋末,齐国崔杼弑君,为了掩人耳目,崔杼便找来史官,拔剑要史官篡改历史,改成‘国君病死’。

但史官不但没有听从崔杼的话,反而直接记载了‘崔杼弑其君’,五个大字。

崔杼大怒,接连杀了三名史官,但史官依旧如此记载。

最终,崔杼只能无奈放弃。

后到了汉朝,史官所记载的历史便有些偏了,开始带着个人情绪了。

首当其中的便是赫赫有名的司马迁,虽然编写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但仔细查探便不难发现,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确实带着个人情绪。

后到了隋末唐初,史官们便已经失去了风骨了。

李世明便是历史造假第一人。

但那时候的其他文人,文官们还是有着风骨和气节的。

那时候的文官甚至能当武官用,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理国家。

有着功名的文人们皆佩戴着君子剑,成为一种风尚,诗仙李白还是剑侠呢!

到了宋代文官们便更没风骨气节了,宋太祖得国不正,欺负孤儿寡母。

为了洗白自己,宋太祖不得不篡改历史。

而到了元朝也是如此,到了明朝也是如此。

而文官就更不堪了!

宋朝后,文官开始做大,排挤武官。

虽然最后宋朝灭亡时来了个十万学子齐齐跳海殉国,为宋朝的读书人争取到了一些脸面。

但打了胜仗还要赔钱这个操作…除了某个姓叶赫那拉的老妖婆,也就宋朝的文官做的出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