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来打去,自己把自己打入了张杨事变,被扣为人质。
这才回到全民抗战的立场。
这中间绕了一个大弯。
若非如此,抗战一定会早一些取得胜利。
最终呢?
抗日战争打赢了,老蒋却被华夏子民赶到了湾湾。
身死异乡,魂无归处。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远交近攻”虽然能逞强一时,却无法逍遥一世。
甚至还会埋下灭国亡族的超极隐患。
老蒋的确是抗日精英,也是一代豪杰。
他的国学基础很深厚。
可是他却被史书中“远交近攻”“攘外必先安内”等编织的假美好骗进了误区。
最终只能企盼第三次世界大战尽快开打。
现实却没有给他任何翻盘的机会。
客死他乡,已成必然。
由此可见“远交近攻”并不可靠。
郑坤绝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却还是要玩一玩“远交近攻”!
或者可以改一个说法,叫做“近交远攻!”
谁对人族比较友好,暂时还算亲近的,就是人族结交的对象。
谁对人族大打出手的,绝对是人族应该疏远的,就是人族打击的对象。
敌人的敌人,就是人族的朋友。
凡是对人族有利的军事力量,就是人族当前必须结盟的力量。
既然龙族前来参战,并且在客观上对人族有利,那就先跟它们结盟。
龙皇九婴派冉遗来观战,不过是想趁火打劫。
谁处于劣势就咬谁一口。
既然人族占优势,干脆先帮人族把兽族打残。
九婴当然不会想到人族会派骊畜前来结盟。
也根本猜不到人皇已经不是原来的大稀,而是魂穿而来的郑坤。
郑坤让骊畜亲自出面,并不仅仅针对龙族。
还要和凤昆两族取得联系。
主动示好,约定互不侵犯协定。
人族可以承诺,在干掉兽族之前绝不与龙凤昆三族为敌。
谁愿助人族一臂之力,人族当永世相报。
郑坤说的就是个圄囵话。
只要你帮我,我就可以报答你,但是人族不会臣服你。
当此之时,谁会细细揣摩郑坤的措辞?
既然结成盟友,暂时就不会进攻人族,甚至在人族受到攻击时还能派兵相助。
反观后世,越是大国,越是采用政治的方式搞近交。
把周边的国家弄成利益共同体,然后才敢于对比较远的区域发动进攻。
越是临国越不能打。
华夏有句老话,说的是:“远亲不如近邻”。
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人与人如此。
国与国更是如此。
这才是符合事物发展的最基本的原理。
所以郑坤要求骊畜以龙族为突破口,必须实现“近交远攻”的目标。
远近并非地理上的远近。
而是按五族大战的亲疏远近来判断。
既然龙族现在已经给人族帮了忙,那么龙族就是我军第一个联盟的对象。
昆族呢?
已经偷袭过人族,是否还要联盟?
凤族呢?
这几十天几乎就没有在蓝田露面。是否有必要联盟?
骊畜问完,郑坤哈哈大笑。
“全部都要谈。最好全都能结盟。这就是考验你的时候了。我不懂鸟言兽语,人族的诸侯中只有你懂。”
“能不能谈成,全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