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郑坤想要的结果。
老子人少,正面对抗也许打得赢。
但是打赢了也要死不少人。
这样的布局,连面都没见,老子就打得你昏头转向,哀鸿遍野。
后边的仗就会打得很轻松。
鹰见愁,是一处幽长的峡谷。总长约二十多里。
谷内最宽处超过十里。最窄之处也有一里左右。谷中一条小溪,水深不过半米。两边都是缓坡。神奇之处在于缓坡尽头就是峭壁。就算猴子猿类也很难攀爬。
缓坡之上密布着数万绳套,此刻至少已经套住了四千余兽。踩到木蒺藜受伤的也有两千余兽。
第二重绊马索之处,被活活踩死的大概有五百余兽,受伤的有一千多兽。
还有七百多兽强势冲破第二重防御,进入我军第三重阵地。这一区域不但有绊马索,还有拒马、刺墙。共喜先组织了一轮远程打击,再发起了一轮小冲锋就将这七百余兽全歼。
共喜计算了一下,此时敌军战死一千二百多,受伤的接近四千,被套的大概有四千多。
总计伤亡九千余兽。
只有不到六千余兽还有战斗力。
我方兵力总计两万人。
共喜此刻真想领兵上前亲自跟兽族决战一场。
可是想起族长的军令还是忍了下来。
借助着拒马、刺墙、标枪、火弹、乱石等利器将阵地步步前推,最终把这六千余兽挤压到一片无遮无挡光秃秃的狭窄区域。
共喜一声令下,山崖之上立即下起了一场滚木巨石雨。
此地正是谷中最空旷之处,无林无竹,无巨石无山洞。
兽军被逼到此处,找不到任何掩体。除了抱头鼠窜之外,最多爬到尸体下躲藏一下。
这场乱石雨一下就下了半个小时。六千兽军非死即伤,无一幸免。
仗打到这个层面胜负已经一目了然。
人族部队全军没有一例战斗减员。受伤的倒是不少,主要是摔跤摔的,也有被灌木丛划破手脚的。一共也就三四百人。
按照郑坤的指令,共喜迅速派出大军打扫战场。
怎么还要打扫战场?
这些野兽全部都是肉呀!
这会儿没有时间转运尸体、押送俘虏。那就先把那些被套之兽和受伤之兽全部弄成十级残废。
反正不弄死,都给它们留上一口气。等仗打完了再来取肉。
两万人族战士对付一群失去战斗力的野兽,打起来不要太轻松。
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一万五千兽军,再也没有一个能爬起来行走的了。
共喜传令,留下五千兵卒封堵鹰见愁。不得让后续援军再入此谷。
要是让兽军看到此谷惨状,郑坤担心其它援军会被吓退。
干脆封堵谷口,让它们绕道离天谷。
共喜带领着其它人员立即转移到离天谷再打敌方援军。
有巢、共喜赶到离天谷时,战斗己经打到了尾声。
要不是郑坤派出的一万五千增援部队提前赶到,敌方极有可能突破此处防御。
共喜一到当然是锦上添花。三万五千大军合围两万已被打残的兽军,战况之顺利只能用风卷残云来形容。
秦岭余脉那边的伏击首先在九嶂屏展开。
战斗过程与鹰见愁的伏击差不多。
只不过那边没有共喜和有巢主持战斗。因此九嶂屏的“打援”没能实现全歼。让敌军逃出了三千余兽。
落石沟的伏击差不多是离天谷的翻版,四万人族大军合军一处,全歼一万三千兽军。整场战斗打得极其轻松。
一天之内四战四捷。
却有一支敌方援军不知去向。
骊畜的谍战网现在已遍布蓝田。连她也摸不清这支援军躲到了何方。
只到半夜的时候,情况才变得明朗。
这支兽族援军居然绕远道而行,根本没有经过那几处设伏的关隘。
既然绕了远路,就只能夜间行军。
好巧不巧,一头撞上了蓝封的“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