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雨晨与龍卷(2 / 2)那时花开彼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帝宫信使从海京城北上白江,选配的坐骑是是皇家驿站最好的阿哈尔捷金马,仅一天时间,白江口海啸军营就接到海京传来的御龍令,定远将军在前线指挥,信使见军玉将军不在军中,颇为急躁道:“海啸军营是哪位将军统领。”

海啸营副将徐茂出营相见,接过御龍令,让皇家信使歇下,执掌御令,徐茂率部星夜启航,沿着南境海岸经航舟境,闽东境,直下鲸门港。

御龍十二年七月初一,鲸门沿海。

海面波澜起伏,而远远望去,海天一线处,两条长长的水柱,连水穿云,龍吸水一大一小,一近一远,它们不仅像吊在空中晃晃悠悠的两条水龍,而且很像两条缠扭不停的巨蟒,盘踞在海天之间。

“闽鲸之俗,以七八月为龍日,故七、八月间,大潮涌动,洪波涌起、雷起云簇,忽然而雨。浓云中远见若尾垂地,蜿蜒曲伸者,谓之龍吸水。”南境城志记载。

鲸门的双龍汇海卷起千叠浪,城内百姓见状,人人自危深觉惶恐,流言蜚语认为是鲸门造船之举得罪了龍王,引来无妄天灾,天怒人怨,有老者彻夜点灯,供奉海母;有壮年拖家带口,逃灾避难;有鸡鸣狗盗之辈,趁火打劫;更有海母教之辈借机传扬,西行之举引发南海龍王大怒,示警人间,蛊惑人心;龍卷之乱,乱于人心不安,刚刚太平的世道,在几番的变故下,摇摇晃晃。

官府衙门造船厂典守见状迅速召集青壮年在港口,将新建、在建和维修中的宝船用铁锁相连,船与船之间铁锁连环,小船们则用加粗的绳绑在铆上,躲在大船之前,更靠近海岸的位置,鲸门沿海渔民做出了极快的反应,让大部分船都停靠在避风港中。

防风防汛的刚刚落地,官府衙门的大狱已经关了不少趁乱妄为之徒。鲸门的刺史在鲸门城,召集各个州县的官吏组织会议,商讨如何执行陛下的御龍令。

“各位大人,这次帝国派五部的尚书、侍郎大人、行天子剑来鲸门防控,海啸军与御龍军近一万军队来到我省,如何安排?”鲸门刺史屠世安面对堂前的几十位州县令说道。

“鲸门城南五里有麒元县,可安排御龍军安营扎寨,此县离鲸门与沿海,不过半个时辰路程,即使龍卷来袭,也能迅速驰援。”主簿葛洪此时谏言到。

“世安,你受帝国朝廷直接管辖,消息要灵通不少,我省灾害未至,兵令先至,朝廷是不是别有用意。”鲸门太守华章程询问道。

“太守,请听我一言,我朝陛下是年少有为的帝皇,行政事必躬亲,勤勉朝堂如效先皇,其心系百姓,其侧加之我沿海国士周怀英相辅,其意应在天下安定,章程兄无需多虑。”刺史屠世安满怀感概的说道。

“听闻海啸军来的是定远将军军玉麾下昭武校尉徐茂,几位大人,我南境立国虽短短十二载,可我等沿海五城的人才辈出,二年前血宴,先皇呕心沥血,选贤任能,朝堂之上多少沿海之才,受到重用,少帝也是英明之主,此刻南境正需要上下一心,方能将帝国这艘巨轮驶向未来。”鲸门都尉陈达说道。

“麒元县虽不大,可这两年承蒙各位大人帮扶,百姓安居乐业,勤于农耕,县中余粮可供军队之用,下官谨遵太守、都尉、刺史大人之命,安排好地方供需军队”麒元县令霍惠民说。

“海啸与龍卷往往最先登陆平岚县,先让平岚的百姓疏散到鲸门城,我令城中军士把军营拿出来给民众安置。”都尉接着说道。

讨论持续到深夜,一众大人未合眼,商量出来紧急而必要的事情,安排差人迅速传达。

海上的小龍卷漫淘卷浪而来,鲸门也张开了双鳍巨口,摆好了御龍之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