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郭威就要成为朝廷平叛的对象。
得知史弘肇等人被杀,郭威的反应并不是吃惊,更不是害怕,这本是平常小事,几十年的血腥生涯,让他早就对此习以为常了。
有什么必要吃惊的?被怀疑、被虐待甚至被杀害,本就是历朝历代为人臣子所必须承受的,谁都无法例外,也根本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何况他郭威饱经风霜,三岁丧父,七岁丧母,幸得姨母韩氏提携抚育,才能在乱世中侥幸存活。到了18岁,家里实在是穷得揭不开锅了,他便以勇力应募从军。期间当过亲兵,做过俘虏,一路辗转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四个朝代,在不同的朝代中以智勇不断升迁,最后拥立刘知远在晋阳称帝,得授枢密副使。在刘知远死后更是一跃成为了五大托孤重臣之一。
数十年的军旅生涯,他郭威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但是,最让他没想到的是,年轻的皇帝刘承祐会如此不智,在江山还没有稳固的时候就杀戮功臣,收拢权力。
奸诈如刘知远,难道在临死之前会没有想到史弘肇等人必定会将刘承祐架空吗?
他当然知道,但是他当时别无选择!
刘承祐已经算是当时的刘氏皇族中最好的选择,但他还是太年轻了,根本镇不住刘知远麾下的骄兵悍将。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四个朝代的洗礼,这些骄兵悍将的脑袋里早就有了“将相没有种,男儿当自强”的思想,一没有军功,二没有政绩的刘承祐根本不够资格做他们的皇帝,但谁叫人家刘承祐会投胎呢!
其实如果刘承训还活着,年满二十六岁的他会是比刘承祐更合适的人选,可惜的是,他死得太早了!
既然别无选择,那就只能为儿子做好一切安排。临死之前提拔了郭威,便是刘知远大有深意的一招,也是他维持朝廷权力平衡的绝妙创意,只是他犯了所有聪明人都容易犯的错——想把机关算尽。
乱世之中为了生存,谁不算计?但是谁又能真正做到把机关都算尽呢?
刘知远、柴荣、赵匡胤乃至于数百年后的劳模朱元璋,都在这上面复制着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