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迢也同意了,徐皇甚是满意,说了几句没用的话也就让他们跪安了。
“既然陛下有了旨意,那还得请世子爷多多指教啊。”出了大殿,江迢立刻翻了个脸,笑嘻嘻的说道,浑不似刚才一副死鱼脸。
“哪里哪里”,赵晟也装腔作势地拱手谦让道,“晟身处热孝,不过是勉强出来应承差事。陛下既然有旨意,晟尽力就是了。”
“好好好!那老夫先走一步。”江迢笑着和赵晟告辞完,一扭脸就沉下了脸。
***
“说!你为什么节外生枝上那奏疏!”
回到丞相府,支开了曹绍乐,江迢立刻暴跳如雷,叉腰戟指曾贺生道。
“太师,我冤枉啊!”曾贺生急的都快哭了,“我为什么要节外生枝?你宁可相信皇帝也不相信我吗?”
“那你解释解释那奏疏的事!”
“太师你有没有看过那奏疏?这几天我忙着调集军队,接待三校尉,哪有空写什么奏疏啊。”曾贺生委屈的解释道。
“好!我且信你!但那奏疏是谁写的,我要好好查查。”江迢虽然相信了十几年的死党,但气犹未平。
“太师,这些日子里,你我和胡老头根本就没单独觐见过陛下。除了………”曾贺生故意停顿了一下。
“蒋雪珂?!”江迢想起了那日蒋雪珂单独向徐皇奏报的一刻。
“好个蒋老头!竟然算的这么深!”江迢心念急转,招呼曾贺生附耳过来,细细叮嘱起来。
***
长安西北?渭城
被皇帝批准的三个校尉此时已经点齐了兵马,在渭城城东集结起来了。
打着红旗的是曹绍乐的一千人马,打着黑旗的是赵辉的一千人马,打着白旗的则是李森的一千人马。
江迢,曾贺生,胡云龙三人作为皇帝的代表,在此坐镇。而赵晟也一身戎装,和三人一起站在城墙上。
“嗯,兵强马壮,此番出征一定能大获全胜啊。”胡云龙抚须赞叹道。
曾贺生闻言则摇了摇头,道:“虽然原定的是今天出兵,但是今天阴云密布,恐怕夜里会有暴风骤雨。别说打仗了,就是行军都很困难。”
“是么?”江迢挑眉奇道,“老夫不是兵事方面的专家,一切还是听太尉的。哦,对了,那世子的意见呢?”
“我也是这个看法”,赵晟竟然同意了曾贺生的意见,“最好是今天先收兵回营,明日看天气再说。”
赵晟的意见居然和自己出奇的一致,曾贺生也没料到。不过胡云龙却皱起了眉头,“今日出兵是陛下钦定的,怎能说变就变?误了大事,谁来担待?”
“冒险出兵的话,还没碰到匈人,部队就先垮了。这三千用朝廷公帑供养的军队折了,这才是误了大事!”曾贺生毫不客气的回怼道。
看看江迢一脸事不关己的乐呵样,再看看赵晟一脸正经的点头支持,胡云龙觉得自己前所未有的孤立过。
“好吧,就按世子的方法办吧”,胡云龙在三比一之下,被迫低头。
曾贺生略一点头,一旁的传令兵立刻挥舞令旗,招呼三军回营。
城下的三军不明所以,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