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骆养性便夹紧马肚子催动马力加速前进,借着微弱月光散发出的光亮驰骋在通往宣化的官道之上!后面的一队百人队紧紧跟随。
向周遇吉、吕大器传旨送钱粮的事,巩永瑞勇于承担了下来,在崇祯皇帝得知朱明玉将他的“座驾”暂时借给巩永瑞时,两眼冒光,心想朕什么时候也能够坐一坐这日行数万里的神鸟。
看到崇祯皇帝两眼冒着金光,巩永瑞知晓皇帝心里想着什么,便说到这种神鸟只是很小的一种,等有机会可以向朱大哥帮忙邀请陛下乘坐那种如鲲鹏般大小的巨型神鸟,崇祯皇帝这才收回那悻悻然的眼神。
周遇吉与吕大器的名声本事崇祯本身就多有耳闻,两人一个是勇卫营出去的猛将,一个是兵部侍郎,北直隶地区的总督。对于朱明玉能够将这两人列为能臣干吏,崇祯心想朕的眼光与神使竟然是一致的,朕果然还是很有眼光的。
激动的大手一挥,向周遇吉先行运送三十万枚银币,将京仓中仅存的一万担粮食分出五千担立即运往宁武关,并且将刚招募的三千名青壮以及库存的十万支箭矢一同送往,承诺后续粮草会不断运往。
而对于吕大器镇守的保定府同时派遣了两千名辅兵以及一千名老兵,同时送去的还有五万支箭矢、二十万两饷银与三千担粮草。
此时的京城十三仓的几大粮仓基本空了,可皇帝的内帑的银库却还有大把的金银,特别是刚刚皇帝发出去的金银都是朱明玉刚刚给到巩永瑞的那一百万枚金币银币。
最后说到四川秦良玉时,崇祯对朱明玉的战略眼光深感钦佩,在他对自己的所处的中原局势焦头烂额惶惶不安之时,远在天边的朱明玉竟能够想到西南之患,西南的各方势力如大明的疥疮一直困扰着大明,明廷二百多年来几乎每隔数十年就要大规模用一次兵,靡费甚重。
现在不仅仅是西南土司之患了,最严重的而是献贼张献忠已在武昌称王纳士,而且在湖北境内沿江一带埋伏部队,大败左良玉的精锐部队。张献忠又在沿途收降官军,编为新附营,军容较前更盛。此时的张献忠控制了湖南全部,及湖北南部,广东、广西北部的广大地区。为了将来的发展,张献忠决定进军四川。
对于秦良玉,崇祯一直深有好感,不管是天启年的马秦两家为国战死者众多,还是从崇祯朝的多次千里勤王与缴贼而战死的子弟,都让崇祯深深感动。此前的崇祯穷的一塌糊涂,只能写几首小诗,封一些虚头巴脑的头衔给到秦良玉,虽说贵为四川总兵,可节制的兵马少的可怜,无非是自家的子弟兵白杆兵尚有战力,其他的要么没战力,要么阳奉阴违。
不同往世,如今朱明玉提到了秦良玉,而且点名道姓要求转告崇祯皇帝,给予秦良玉大笔钱财练兵做大西南的扛把子,并且要一个伯爷立即办理此事,说明朱明玉肯定看到了不同常人的战略格局。
崇祯深思熟虑后,要求站在一旁的王承恩磨墨,亲自书写中旨。
敕封秦良玉为大明西南兵马大元帅,统御云贵川、广西各镇兵马,任川贵两省总督,持天子剑,封秦翼明为镇西大将军,任秦良玉之副帅,拨付兵马粮饷六十万金币,练强军收复失地。加封秦良玉为忠贞侯,赏一万金币。最后盖上那象征着权力的大明皇帝玉玺。
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秦良玉依然被封为忠贞侯,只不过这次是活着的忠贞侯。
虽然崇祯说发的中旨,可实实在在钱粮是由皇帝内帑发出的,秦良玉的威名与声望,再加上那些朝臣看到皇帝不择一切手段出动爪牙,某些心里有鬼的大臣勋贵早已感觉朝不保夕,哪敢提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