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儿道:“爸爸,你也太厉害了吧!我长了这么久才把我捯饬成这么美丽,你可好!这才几年的时间就把妈妈们给整得这般漂亮。那些蝴蝶也就算了,可我那些仰慕者而今都不爱理我了,你说你就不会等我变得更漂亮了再让妈妈们变得这样漂亮?这可好!我而今在咱家的美丽排位也只能是区区第二了,并列第一都被妈妈们给占了。”
“去去去!没有更漂亮的妈妈,怎么能有你?”“可是,如果我没有妈妈们漂亮,人家会说我的血统是被丑丑的爸爸给破坏了!这会严重影响到爸爸的声誉的!”对于智谞的话,雀儿回道。智谞‘嘿嘿’笑着说道:“我不计较!”——哦,现在知道雀儿的嘴里为什么不见牙了!都是被它自己给咬碎了。
其实,香怡身上的香味越来越浓、小雨很明显的越来越光彩照人,其重要导致原因还是出在她们各自的真气之上。而说起她们的真气,还得先说一件事情!
说当香怡和小雨开始具有修炼真气的能力之后,原本应该让真气于她们体内如她们的魔法能量一般的自主运行,可仅这养成让真气自主运行的行为就整整的用去了二女将近一年的时间。如此完全是因为这一时期正好处于她们的‘新婚蜜月期’,满脑子智谞、要么是满脑子飘飘然的她们,光这控制真气而达让其自主运行就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们的心,根本就放不到真气运行的事情之上。直到随着时间流逝、随着她们开始一点点的适应了这婚后的生活时,她们的真气才真正的开始步入快速修炼的正轨,而她们身上的香味或是其更艳丽、也是于那时才开始清晰显现的。
——
一个人本身的真气就会更明显的体现其人的气质特色,单凭真气本身就让二女更是美丽了若干——更体现了属于香怡的那种柔中带骨、更体现了小雨的那种圣洁中的华光。但让二女有更大变化的,还是其真气的由来!
智谞和二女的真气可以说相牵、相连、又成相生之局面,‘土’‘木’‘光’已经组合成一个相生的轮回之局。
作用到智谞这里是更显智谞之厚重、沉稳、神秘,似轻如云、又似重坚若金。作用到香怡的身上,会完全的开发出属于香怡的‘木’之属性,柔中却带硬骨、韧却更体现其柔顺;让香怡身上的香味不是以消失为结局,而是让香怡这朵‘花’彻彻底底的长久盛开、绽放,把其属于‘木’的最美丽、最是明显的展露出来。当然!这一点,也完全是基于香怡身为女性的原因,毕竟‘花’只是为了繁衍而来;若是男性,这里的‘木’当有另一番特性突出展示。相生之局作用到小雨的身上时,因其自身的个性和智谞、香怡的关系,小雨的‘光’之特性会偏重于暖光——因为只有如此,这‘土’‘木’‘光’的相生之局才能成立。
也因为有智谞和香怡使然,这也使得小雨的这‘光’之地位相当重要而明显,这也就等于是智谞和香怡二人捧小雨于他们之上,视小雨为他们共同呵护疼爱的目标。光的特点本来就是炫彩多姿、暖光的美丽更添其幻之色,因‘土’、因‘木’才显得这‘光’更加的熠熠生辉,有‘土’、有‘木’也才让这‘光’不再那么的虚浮。这里的‘光’!也才会只显其暖、其亮,才会融人而不灼人,又因为被智谞和香怡把她‘捧’了起来,艳光四射也就在情理之中。
她本来就是专为‘土’‘木’而显现、贡献自我,光的完美一面当然是被她尽可能的清晰展现。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光是她、包括香怡在内,她们的美只会是越来越无人可比!全因为,导致她们如此的原因完全处于一种巧合:非真心相爱的他们三人,这种局面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纵然那‘土’没变、纵然那‘木’短时间内不会变,但那‘光’之下难存阴影的特性,就限制了刻意形成这种相生局面的可能。
有这样的两个娇妻,有这样的一个家,家里还有这几个‘招人烦’的可爱小家伙,时间似乎总不愁难以度过。或许是这回的雀儿吃的醋太大,或许是它那小小的心眼儿实在接受不了它自己的漂亮度已经不如了妈妈,登陆暗系大陆之后、雀儿狠狠的啄了一下它那不懂得珍惜它这个宝贝女儿的爸爸一口,它愤然的离家出走了!留下奇遴哥几个继续为争夺妈妈们的怀抱而相争不下,留下为了抢夺回香怡妈妈的溺爱、而整天的在妈妈的面前表演‘小猫戏蝴蝶’的小白,它走的很愤然——然而除了给奇遴哥几个空出一个空位来之外,家里的一切依旧是那么的自然。
家里依旧是这样的自然,可人类社会好像是变得越来越不自然了起来。这几年的时间中刻意绕开人类区域的智谞他们,并不知道人类区域而今到底已经变作了什么模样。走到了某地时,忽然发现前方出现了一个人类的身影,却原来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来采集什么药草而换取少许银钱的采药之人。从和这采药人的攀谈中,智谞他们不难获知人类而今的情况——简单概括的话,那就是五个字:生活太艰难!
想当初,在各个教廷把分散于四处的农人打乱而全部让其聚居于城市中时,最根本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就已经出现,无疑就是能解决温饱的粮食巨量短缺的问题!人类社会的物价本来就已经处于极高水位,随着粮食问题而一同产生的其他问题也相当的繁多,比如社会秩序的安定、各种小手工业的发展等等。而各个教廷的主要关注点还是他们各个所辖区域的信众增加情况之类,即使是出力解决这些社会中存在的问题,那也是以提高信众数量为基础、为前提。这也是各个教廷长久以来的一贯方针!紧紧抓牢人类社会的一切,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逼迫居民信仰他们的神,此时的这种情况也只不过是程度更狠而已。
当各地小村庄的人都全部居于城镇、城镇扩建为城市之后,教廷倒也立即让大众把这些城市周边的空地尽可能的开垦出来成为粮田。或许是为了更好的把控自己所辖地的人,这些田地被分成无数小区块儿,应到迁居而来的农人之每家每户名下、由每家每户进行日常的管理。但粮食收获之时要全部归于教廷收储,其后再由教廷把这些粮食统一加工成面粉之类,按照田地拥有者的名单、按人头进行定量分配。
粮食紧缺的问题早已成人类社会普遍性的问题,这些粮食的总量当然不可能养活了所有的城中人,而供给给一般民众的粮食当然也就不可能和‘够’挂上边。信神者、或是更加的虔诚者,其量稍微的更多一些——否则,像那些农人之家中,若是有一个人能吃饱、那么其家里也定然会有一个人直接被饿死。
单就粮食问题这一块儿,如果各个教廷的措施得当、加大鼓励耕种的面积,就算教廷如此私心之下的行为,相信一两年之后,人类粮食急缺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得到一定的缓解,毕竟这里可不存在什么太突出的自然灾害。可就是私心而起的人祸,却是让这一粮食问题始终最是突出!又因由此而引得社会不算动荡的乱了起来。
从客观上讲,这时各个教廷的信众当然是增加极速。或许是想得到更多的信众、又或许是为了不让其他教廷安安稳稳的有大量信众加入,一直以来就于各个教廷间存在的明争暗斗,这时主要形式表现为了破坏其他教廷所辖地的粮食生产地——想用粮食问题困住其他教廷信众的增加,想让那些被饥饿所困的居民能向其他地方逃亡或是迁居。
一开始出现的粮食收获之前被人刻意大面积焚烧的情况,从七系教廷所辖地的交接处向着更深入的地带发展。这时,各个教廷为了保护自己的粮食产地或是守住自己所辖地的民众数量,他们开始组建一支支的卫教队、时时巡防于自己所辖城市的外围:一是防范有人来危害他们的粮地,二是阻截逃亡的民众。
由于教廷的这种粮食分配制度本身就让种地的人越来越失去种地的兴致,饥饿驱使之下,有好多的人当然是把心思放到了其他地方——教廷所组的那一支支卫教队收容了一部分这些人,更多的人则是依旧于城市中挖空心思的‘发奋’。为了自己能吃饱、为了能让自己的家人能吃饱,不择手段之辈不乏多的是!使得原本就‘飘飘忽忽’的城市中,更是混乱不堪。
那些原本于城中维持秩序的皇朝队伍,此时此际也无力管控!其中当然也就有这些皇朝之人,为了从那些作恶之徒手里得来更多的利益而沆瀣一气、故意包庇的事情,然而更黑暗的地方无疑还是于城外、于那些卫教队中——说这一支支的卫教队实则是一支支的土匪小队伍也无不可。不过,如此倒也很好的达到了教廷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城市中的人不会出城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