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变成了一个虚无主义者,而且是那种哲学层面和现实世界双重虚无的真正的虚无主义者。
他害怕承担责任,他害怕自己沉溺于现实世界,他认为这是一种妥协,是一种对于这个毫无意义的世界的妥协。
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买房子,甘愿将所有的想象和美好都置于他曾经不怎么喜欢,如今却也甘之如饴的虚拟世界中,却不肯正视现实世界一眼。
为了找借口,他能轻松的把那个伤口重新割开,放血给你看。
自己和他现在这副模样是分不开关系的,但是却正是因为老张是这样的人,她才会喜欢。
他是屈原,他是生错了时代的人,早生八十年或者晚生八十年,他或许依然是个小人物,但他会每天都充满着激情的活着。
他很现实,他会妥协,他似乎没什么真正在乎的事情,因为对于一个虚无主义者而言,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做什么都是毫无作用的。
他很矛盾,因为他在日常生活中用辩证唯物主义处理具体的矛盾,但是却又因为萦绕在他身上,深刻入骨的形而上的虚无主义而认定做什么都毫无意义,都无法和被辩证唯物主义所否定的,但却是这个缺乏安全感,渴望有个依靠,却常常被背叛的人最在乎的,那永恒不变的存在联系起来。
他并非像是本国传统文化中最推崇的,认为是有“仙气”的那种雪一样的纯洁和完美,而是像是二战时期的需要几千人操纵的列车炮一样,能在其复杂的运转中能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来自于人类的智慧的完美。
人类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系统,但很多人却喜欢越简单越好,认为简单就是一种完美,就是一种人类对于自己的超越,所以人们总是喜欢回味过去,总是喜欢描摹那过往的青春年华,认为那时候的自己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简单,却又那么的快乐。
但老张不一样,他正视着复杂的现实,总结着矛盾的现实,体悟着现实的现实,用理论武装头脑,以一个普通人的存在,完成了自己的升华,尽管他最终还是沦为了悲剧。
但悲剧却更加增强了他身上那种带着些殉道者的,那种独属于老张这样的普通人才能拥有的,升华自我的美感。
这种美感对于自己而言,吸引力很大,甚至有点接近于吃饭喝水这样的生理需求了。
大概是因为人类对于美丽事物的极端性吧,要么选择彻底摧毁这种美感,从毁灭和惋惜中得到一种异样的快感,要么选择呵护着这种美感,从观赏,从监视着这种美感的一丝一毫,一举一动中得到一种成就感带来的快感。
具体说起来的话,大概就像是很多人都喜欢的***和***带给人的感觉一样吧。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大多数女性而言,老张只不过是个长得有些显老,多少又有些小帅,高学历,家庭情况良好的二十五岁单身男性罢了。
而剩下的人,也只不过是因为和老张有些交情,有些来往,自顾自地选择依靠着老张,选择让表现出成熟稳重的老张承担着责任和压力,然后让自己过得开心些。
是啊,无论是外貌,还是言谈举止以及神情,老张相较起“人间不值得”的“虚无主义者”,“活在当下”的享乐主义者们,老张更像是这代人的父辈,好像很喜欢承担责任,好像很擅长理性思考。
作为一个真正的虚无主义者,他或许喜欢这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喜欢这种作为一个最普通的人,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在孤单一人的生活中,麻痹着自己,治疗着自己的感觉。
但自己更希望,或者直接点说,更渴望,老张能在她的生活中,接受她的掌控,这样对于自己而言,是最好的结果了。
但她只是看着老张,没再继续说什么,然后复又看起了手机。
暂时先缓缓吧,她还有的是时间。
只是正当两个人再次处于一种无言的尴尬中时,敲门声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