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内陈设古润味很浓,是典型的的秦汉之风。这让杨华在这异星它乡能够见到如此陈列,倍感亲切。杨华没有在大厅中停留,而是直奔卧室傍边的书房,因为,杨华在外面时便看到里面的书架上,还有一些竹简和帛书之类的东西摆在那里,所以,杨华叫虎子守在门外后,便径直走了进去。
映入眼前的,便是一张大大的坐席,一个小小的石席铺在地面上。杨华打量了一眼,便直接走向书架,小心翼翼的拿着一卷竹简,生怕一不小心弄散了一样,这石室也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杨华生怕一不小心给弄散了,正好上面记载着回去的重要信息,那可就后悔莫及了。还好,直到拿到石台上,还完好无损,解开绑着竹简上的一根不知名的动物筋肉作成的绳子,摊开竹简,入眼的便是典型的华夏秦时用的小篆体,虽然,杨华不是很精通这些古体字,但大概还是能够看得懂的,谁让杨华本身是学习古武的而且还有一个学考古的未婚妻呢,耳濡目染之下,倒也认识一部分,而且,习古武之人最爱研习秦时历史,因为,传说中,秦时的练气士可是掌握着进入先天之境的方法,所以,稍有实力的古武家族以及门派都会研习秦时历史,以便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对于,秦时小篆,杨华还是能够认识个大概的,这竹简看似很厚,其实记载的东本并不多,而且杨华看了,也不是很重要,这好似一个类似账本的东西,里面记载的大多是一些生活常用物资的发放出向。所以,很快,杨华便将这个竹简上的内容看完了,便整理好,放入到书架上,然后,又拿出另外一个竹简,就地打开,站着看了起来,同样,也没有什么值得参考的信息,一连看了五个,都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直到看完最后一个,也没发现什么值得参考的信息,这让杨华感到很失望。
不过好在杨华进来之时便以经有了没有任何收获的心理准备,所以,也只是心里有点失落而以。看着这个一尘不染的石室,不由叹了一口气,便准备退了出去,既然,在这里找不到有用的信息,那只能尽快的下得山去外面找线索了,至少,这个山洞中的石室便也说明了,早在秦时,便有华夏之人到过此处,看那些记载,来的人数还不少,杨华就不相信,到时找不出一点点有用的信息。正当杨华准备离开书房进,却是无意间在书架的最底层,发现一圈帛书,细细的一卷,靠在架角落,不注意还直看不到,杨华弯腰小心的拿起帛书,走到石席前,坐了下来,放在石台上,摊了开来。
这是一第用丝绸制作的帛书,杨华只看了前面几个字,便不由得感觉到血液加快,心跳加速,知道,这个帛书上可能有重要的信息,因为在帛书的开头便是这样写道的:“吾王翦,得王令,聚精士,计带甲千余,以作前锋,征异域,寻九洲。王令秦岭术士谷中作坛,祭八方神灵,皇天后土为凭。寻访天下,得日精石,分而置于八方,以定宇宙。血祭生灵,开启天路,以征异域,寻回九洲,以镇神洲。”杨华看到此处,不由得想到了秦岭中的传送祭坛,那制作的工艺水平可不是一般的高超啊,没想到却是当时闻名天下的练气术士而作,想必肯定有其秘法,却是能够理解的。而秦王却是为能够让兵士能够远征异星,去录那九洲,想必这里的九洲应该是指禹王九鼎吧。看来,古华夏时期的九洲鼎有不为人知的力量和作用,不然,秦王政不可能举全国之力去外星寻找。而且还用王剪这等得力名将。还有那日精石,相必就是那铜柱顶部虎口中的石头了。秦始皇就是秦始皇,千古一帝,果然是大手笔啊。居然想出造天路,录九鼎,以定神洲,杨华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位裹贬不一的千古一帝了。
杨华不由感叹了一声,便继续往下看,后面接着写道:“得王护佑,天路安然,达异界。千里苍茫。大军迷茫,林中寻迹此处,开室暂安,以图后事。”看到些处,下面便是一片空白,杨华心里不由一阵失落,他很想知道,这批先锋大军最后的去向,也许,那也是自已回家的希望呢。杨华忙将剩下一点帛书也完全摊了开来,果然,在另一面的折合处,又出现了字迹:“半载有余,军士损有百余,以探详情。聚将士,整甲而出,遇蛮夷阻路,杀之。百里之地,尽得归复。过得月余,有术士到,传王令,寻得千百生灵,择地建台,以迎王师。”制书到此便全部结束了。
这帛书有可能是王剪本人的手记,但不知为何,在走时却没有带走,这也让杨华从中得知了些许密闻,这不由得让杨华在心中产生了更大的疑问。二千多年前的秦始皇,真有这么厉害,能够达到跨星战争,还是彼秦王不是此秦王,但这王剪的手记还在自已手中呢,这又怎么解释呢?而且,有秦一朝,有很多的不解之迷,焚书坑儒,高超当时全世界水平的青铜制造工艺以及科技水平,神秘的练气术士,为何在秦亡后,便神秘的消失不见了,秦王半途而亡等等这些,让杨华的脑子更加的混乱。
而且从王剪的手记可以得知,秦岭祭坛,只是个小型的传送阵,只能传送千余人的先遣部队,而从后来术士过来所传王令来看,秦王还在建更大的祭坛,想让大军过来,而且有可能是秦王政亲征,要王剪择地建接引祭坛,从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王剪刚开始来时,估计跟自已一样,也是落在这丛林之中,不过,人家有大军随行,所以,当然在这里可以横行,然后,迷路了,便在这林中寻了一山洞,建了现在的这个石室,然后,将人手散了出去寻路,在折损了一百多人后,找到了出路,却是遇到了当地土著的阻挡,然后,全被王剪给杀了,然后,便又有一个术士过来找到他们,传了秦王的命令,要迎接王师到来,要建更大的祭坛,所以,他们便收拾东西又走了,所以,杨华跑到此处,所有的石室都是空的,便也就很好解释了。
杨华将王剪的手记郑重的收了起来,然后,回头看了一眼石室,知道再也找不到有用的信息了,便迈步走了出去,随手还将石门给关了起来,便又在这山洞中看了起来,果然,在其它的方位也发现了一些简单的洞穴,很是简单,估计是普通军士所住了,里面同样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看了看,也没什么东西了,便向着原路返回而去。
不过一路而来,杨华的脑中始终有一个疑问存在,那就是九洲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大,华夏自古相传,是当年大禹治水后,为安天下,采首阳山精铜而铸的九个大鼎,然后分别送到天下八方尽头,择地埋下,以镇八方,而最后一个鼎却是留在当时的中原之地,以镇整个神洲,但自周以后,九洲鼎便不知去向,所以,秦王政统一天下后,因找不到九洲鼎,才在李斯等人的建议下,以何氏壁作为玉玺,以定天下,镇压国运。
杨华不知为何九洲鼎却是流落到了星空域外,而且还被秦始皇得知,居然直接建了传送祭坛派兵直接追了过来,从这里可以得知,这九洲鼎肯定是有着不为人知的作用和力量,所以,杨华觉得自已知道的越多,反而让自已变得更加的无知,从小到大学习历史与现在自已所了解的秦王朝却是完全的不一样了,这让杨华更加想知道后续的结果了。想到此处,杨华摇了摇头,苦笑道:“先找到下山的路再说吧。”说罢,打着火把,拍了拍虎子,继续向前走去。
来时是上午,艳阳高照,出来时,却是傍晚十分了,丛林中昏暗,不适合赶路,所以,杨华便在外面的山洞里收拾了一下,准备晚上便在此过夜了。收拾好后,便吩咐虎子出去打只野味回来,杨华也同时到了附近捡些枯枝回去准备生个火。不过,却是在杨华捡柴禾时,却是遇到了麻烦,与一头正出来寻食的黑熊相遇了,这黑熊长得与地球上的熊倒是差不多,不过,这个体型可就大多了,站立起来,得有三米多高。这大家伙一下子便将杨华当成了猎食的对象,咆哮一声,便挥着巨大的熊掌拍向杨华,带起的劲风,让杨华感觉到了无比的压力,这大黑熊毫无花销,一力破万法,任你千变万化,就是一掌拍下,这巨熊的力量,杨华可不敢冒险让自已这小胳膊细腿的去挡,只能跳了开去,看着那熊掌所落之处,被硬生生的砸出一个可以将自已埋起来的大坑,很是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