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2 / 2)寂静将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那种玩意运回来,养在哪里?

全范围的重力模拟难度太大了,翼类生物天天让议会批准可控重力系统的研制。

Emmm,他们不知道重力模拟出现后,百公里高的天空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么。

完全可以一公里一层,叠上去啊。

这样一艘船还能多载10倍人口呢。

支援的考察舰队到达。

数以万计的科学家操控着考察舰远远的收集当地土著的信息。

结论是当地生物依旧处于碳基范畴。

疑似行星内迁时,一颗含有生命的卫星坠落。

能够氧化甲烷的微型生物幸存。

他们在温暖的木星大气层中繁衍进化。

一代又一代。

这是一个大气活动不怎么激烈的星球。

各种适合生存的器官从一个细胞中诞生,最后的成果是一个圆球状的生物。

他们有着极低的密度,肌肉组织对他们而言没有意义,留下能够传导电信号和输送养分的结构就行。

而远距离探测显示,他们的类神经细胞和输氧管(就这么叫吧,难道?筛管)已经融为一体。

绝大部分肌肉被抛弃,除了气囊吸气和排气的结构。

从计算结果看,他们仅有的五块肌肉强度已经接近目前生物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

耗能器官除去肌肉,只剩下依附于气囊壁上的神经元。

他们的器官全部处于气囊内部,而气囊就是他们的外貌,那个球体就是气囊,进化把极简主义发扬到了极限。

交流方式疑似只有通过神经元相触才能进行。

就比化学信号传递好一些吧。

这根本不给破解语言的办法啊。

嗯嗯,好像有个种族就可以通过器官相触进行信息交换,不过那也是因为他们居住的地方常年被极端天气笼罩,外出觅食靠喊行不通,只能手牵手了。

那个种族的科学家神色激动。

好多年没用的器官终于派上了用场。

那玩意原本只在婴儿期和父母交谈。

模拟交流器官的仿生设备在一周内设计完成。

千级飞船缓缓靠近,对方还是一幅类似于球碰球状态。

科学家控制着特制的仿生触手接触那种生物的气囊。

杂乱的电信号覆盖了接收器。

解码在10分钟后完成。

对面的语言组成简单到极致。

之前的电信号无非是他们在表达着自己的情绪。

“来这干嘛?”对方不停的问道。

“找东西。”谈判家实在找不到他们的语言来形容自己的目的。

“找气么?没了,你们走。”

“气?”

“吸气,要花好久呢。很久以前只要一小会就行了,哎。”

“很久是多久?”

“就是很久。”

“你们担心我们吗?”

“担心什么。我们就看看,在哪都是吸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