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口已经有人迎候,一名身着白色研究人员服装的男人将他们引到了休息区,告知他们在此稍作等候。随后又有一个人过来将白翎带去了观察区。
“检查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请您随我来。”等候了约半小时后,一名研究员过来通知洛天羽。
田蜜下意识地握住了他的手,眼中流露出紧张。洛天羽对她鼓励地笑了笑,示意自己不会有事,跟着研究员一起向实验室走去。
实验室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像是医院的核磁共振间一样,安置着一台看上去就是用于全身扫描的设备。洛天羽按照指示换好了衣服,在机器的检测台上躺好。
“请保持放松,检查即将开始。过程大约会持续十五分钟,期间您可能听到嗡嗡声,这是仪器运作时产生的正常现象,无需在意。”
语音结束后,检测台缓缓向里滑去,将他整个人置入机器内部。
在隔壁的房间里,数十名来自共和国国家科学院和军事科学院的科研人员正坐在阶梯式的实验室观察区里,全神贯注地紧盯着视线前方。没有显示屏,实验室中的实时画面都通过视网膜投影的技术呈现在他们眼前。
“实验的相关技术资料大家应该已经看过,如果还有相关的技术疑问,可以提出。”林岳年虽然站在中央,但声音却是响起在他们耳边。
作为唯一一个非院士身份的观察员,李博坐在场地最边缘的位置。
听到这句话,他自言自语地冷笑一声,“技术疑问,还真敢说啊。怕不是算准了我们根本就看不懂这种超纲的玩意,所以是黑是白都凭他说?”
看不懂。这是他拿到天狼星方面提供的实验技术说明时,翻来覆去研究了一晚上得出的结论。
学习英文的人都能念出24个字母,但它们组合在一起时,表达的意思便能千变万化。
研究团队随后召开了紧急会议,但是在长达72小时的集中研究之后,除了已知知识范围内的技术信息被证明为可靠,其他的说明项目均无法得到证明。随后研究团队向要求天狼星科技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对方也很配合地发来了对应的技术细节。
但这些东西更加没有人能看懂。在这份已经超出目前国际学术界知识范畴的说明内,出现了很多天狼星科技的自有名词。虽说有对应的简单解释,但是这每一个名词深究下去都可以自成一个研究方向,远不是短时间内能解明清楚的。
面对研究团队的质疑,天狼星科技表示“这是目前我司可确证知识的限度,再深一步的技术信息目前尚在探索中”。
李博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
这意思说白了就是“你们的知识储备距离理解这些东西还差得远,我给你讲再深你只会越来越懵逼”,只是人家本着商业礼貌不说出来罢了。而且对方已经应要求做了二次说明,从合作方的角度来说已经做的仁至义尽。
这已经算是把自己的技术秘密都毫无保留地给你看了,至于看不懂就不能怪别人。抱着观摩学习的心态,研究团队派出了受邀请的观察员来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