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觉得这个建议可以尝试一下,于是准备了两份10克的钨材料,然而对撞的结果却并没有好多少,这次得到了0.7克的铧元素。
李松有点失望:“钨材料加倍,产生的铧元素却只增加一点点。看来并不是使用的材料越多,结果就越好。”
下午,3人又进行了一次对撞实验,使用了两份15克的钨材料,还是只得到了0.7克的铧元素。
李松总结道:“看来每次0.7克铧元素已经是上限了,再增加钨材料已经没有意义。”
此后几天,再没有学生们来做实验。3人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实验,到了第六天下班时,小钢瓶里已经有了4.8克铧元素。
李松宣布:“明天是最后一天了,我们上午安排一次对撞实验就足够了,肯定不止5克铧元素了。”
陈岩说:“好的,那我现在就预订明天下午的高铁票吧,出来这么多天,该回去咯。”
李松问他:“买票?你打算买几张?”
陈岩不明就里:“我们3个人,当然是3张票了。”
“你只给赵坤买一张就行了,让他先回去吧,后天要上课了。我们两个先缓缓吧。”
赵坤有些惊讶:“你们明天不回去么?难道还有事情没做完?”
李松提醒他:“我们能坐高铁回去么?你忘了上次在上饶高铁站安检的事了?”
赵坤这才明白过来:“哦哦,过了这么久,我差点都忘了这回事。如果带着小钢瓶坐高铁,安检确实通不过。”
陈岩有些不解:“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不是已经率先发表了论文,证明铧元素没有毒副作用吗?我们写的这方面的论文也已经登出来了,可以拿给安检的工作人员看啊。”
“这没用,他们才不看这些呢。我们要想带着小钢瓶坐高铁,必须得到铁路方面的专门认可才行。”
赵坤感叹:“坐个高铁这么麻烦啊?”
“你不用管我们了,先赶回去上课吧。我们总有办法的,大不了坐出租车回去。”
赵坤心疼开销:“你疯了?北京可不比上饶,距离远多了,坐出租车回杭州,那得多少钱啊?”
陈岩怕坐车:“还不仅是钱的问题,时间也非常长,真要一路坐回去,那还不累坏人啊?”
3人都一筹莫展:这可怎么办?回家都这么难?
忽然,李松想起来:“胡主任不是说有问题随时可以找他吗?我们去问问他有什么办法吧。”
3人来到胡主任办公室,李松说明来意。胡主任起初很诧异:“有这种事?”转念一想:也对,铧元素是一种新物质,车站方面从没见过,为了对乘客安全负责,不让上高铁也很有道理。
胡主任想了想说:“高铁我也没啥办法,不过可以去民航碰碰运气。我有一个老同学在民航工作,不妨去问问他吧。”
李松总算看到了一线希望,连忙说:“好的。”
胡主任说:“你们把加州大学证明铧元素无害的那篇论文带上,还有你们的论文也都带上,拿给民航方面看看,说不定有用。”
李松说:“行,那就明天下午我和陈岩去一趟民航吧,赵坤还是先坐高铁回杭州。”
赵坤有些无奈:“那好吧,希望你们能尽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