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将引导链接如何链接能量体的草图画出来,然后匹配适当的载体,最后将两个能量矩阵的草图拼凑在一起,师徒两人看着这幅潦草的草图,一个全新的矩阵,出现了!
两个人都是行动的巨人,很快,实验版矩阵也成功制作出来,用的是另一种相对金丝板材贵一些的铜玉板材,但是依旧可以量产。
李临川注入能量,通过增强链接,进入节点,引动节点内贮存的能量后,再次进入增强链接,经过三条增强链接后,是围绕能量体,尽量延长了的引导链接,将增强后很“暴躁”的能量流,变得稳定,而后注入能量体。
“嗡~”
能量体成功被引动,释放出的能量量级经过仪器测量,足够驱动普通的驱动器!
“耶!老师!你看!我们成功了!”李临川激动地抱住广黎,又是跳又是叫,兴奋地像个孩子。
广黎也跟着李临川跳着叫着,疯了一样的大笑着,可是笑着笑着,眼泪就流出来了。进而,蹲在地上,泣不成声……
李临川疯了一会儿,也冷静下来,看着广黎,他没有上前安慰,因为他懂得,被所有人嘲笑的理想,终于成为现实时,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当一个人完成了所有人都认为是天方夜谭的壮举,那种打脸全世界的感觉,大概就是当年你仗着位高权重侮辱了我,而多年后我功成名就,你却跪在我面前摇尾乞怜……
广黎很久后终于缓缓站起身来,看着又埋头在性能开发和优化中的李临川,忽然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也坐在位子上,开始同样的工作。
李临川嘴角带着笑,他知道,自己解开了广黎老师心中的节。
新的实验又开始了,串联下的矩阵和并联下的矩阵哪个更符合要求?载体所搭载的能量体还能不能提升所激发的能量量级?注入的初始能量是不是可以进一步降低,或者由星光矿代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个月后,“太阳”旋转了三十圈后。
一篇学术论文在银河科学探索网站上横空出世:“论协同矩阵的开发和利用。”
而发表者是一个新注册的小号。经查实,是银河军事指挥部的一个警卫团军人。毕业于银河人类军事学院。
论文宣称这个名叫李临川的家伙制作出了一个协同矩阵,可以使普通士兵也可以驱动机甲,提升作战能力的同时降低军费支出。而这个所谓的协同矩阵在论文中确实是有理论支持,并且基于这家伙提出的理论,存在制作出来的可能。
当即,很多看到这篇论文的砖家叫兽都跳出来批判,伪科学,悖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众多实验室陆续将这个描述在论文中的协同矩阵制作出来后,终于,轰动整个银河系,甚至所有人类的“协同矩阵革命”开始了。
除了一开始有傻子跳出来蹭热度,然后被烧死,到后来根本就是一边倒,而最先受益的就是花和颜的“太阳”。
本来,一群机甲师高傲的指挥一群普通士兵,但是忽然普通士兵也可以成为高傲的机甲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