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醉风楼笔记(58)—几个很有特色的餐饮经营模式(1 / 1)醉风楼主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以食为天”,宜都虽然是个小城市,各方面比不得大城市的繁华,但对于吃的文化却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绝不含糊,以前就有聚春楼、望江楼这些老字号,川菜、鄂菜都做得挺不错。进入新世纪后,一些做得比较有特色的餐饮如雨后春笋兴起,特别是近几年来,各个美食餐饮在宜都相继开业,招牌连锁店也不断蓬勃发展,比如杜家鸡、梁记粥铺、老砂锅等等。而且随着老百姓的荷包鼓鼓,对物质生活文化日渐挑剔,每到晚上和周末这些店的生意无一例外的异常火爆,不断有老字号装修扩大。我虽不是饕餮之徒,但绝大部分有名气的店去品尝过,并且还相互比较了一下,发现他们的定位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现在择几个有特色的店来说说。

蔡记面馆:名字很普通,在宜都早餐业却是鼎鼎大名,最开始是八十年代的两口子开的夫妻店。两口子是电影公司的职工,女儿还是我的同班同学,因为单位效益不好下了岗,就在城河礼堂支一小摊炸油饼卖小面。在九十年代宜都清一色的小面包子中,他们比较有特色的是小面配上油饼加上榨菜:油饼是用老面发的,蓬蓬松松的很好吃,小面前面介绍过味道也挺不错,很有筋道。每天都是川流不息的人来过早,甚至有从城西头开车跑过来的,还获得了宜昌市乡土风味名店的称号,后来在城区陆续逐步建了几家分店。我去吃过几次,店不大,没什么装修,面条油饼味道还可以,但我觉得有兴趣的却是他的经营模式:在宜都所有的早点都是免费配送泡菜、折耳根、榨菜这些小菜的时候,他们的榨菜收钱算得上宜都的独一份儿,虽然一小碟只要5角钱;在所有的早餐店每个餐桌上都放有餐巾纸时,他们却只放在收银台,这也算得上独一份儿;在所有的早点都是坐在桌上等着服务人员端上来的时候,他们却要排长队自己去端面条和油饼,这更是独一份儿;一两面条1.5元,一个油饼2元,更是比市面上的都贵,但还是挡不住汹涌的人群光顾。我曾经纳闷怎么会有如此反差“论经营地段、软环境、服务态度都有比他更好的,为什么蔡师傅面馆生意还是如此火爆,并且能开几家分店?”,后来在一次和同学打牌的时候才清楚“我们选用的所有材料,包括面粉、作料、油、酱料全是货真价实的,不掺半点儿假,比如面粉用的是老面,不用发酵粉,晚上就要开始发面,而且每道工序都很严格,这样做出来的小面和油饼才会好吃。就算榨菜也不是随便挑选,而是地道的涪陵榨菜。”听完同学的话我才明白面馆生意好的原因——软环境、服务意识固然重要,但货真价实的手艺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才能长盛不衰。

大三元酒店:就在我家旁边,现在改名为忆那年酒店了。因为离得近,以前经常去吃饭,现在除了过年吃团年宴外就去得很少了,没有别的原因,而是他现在的特色没有了。大三元环境还可以,厨师也还行,但以前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门前橱窗上那几十玻璃坛泡菜,各式各样的泡菜你都能找到:如泡白菜、泡萝卜、泡辣椒、泡豆角等等等等,而且价格也不贵。在这里吃饭时,我必点一盘泡萝卜,这个萝卜不像本地泡菜那么酸,也不似韩国泡菜那样辣,据说里面放了冰糖和各种作料,吃起来脆脆的、甜甜的,很有味道。饭前可以开味,酒中可以解醉,饭后可以消食,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品。宜都还没有哪个餐饮能够成系列的提供如此多的泡菜了,可惜自从改名后,再也没有看见那些泡菜了,我也没冲过别人,估计是成本太高废弃了吧,哎,可惜了。

鹤峰大酒店:这在宜都美食界已经是个传说了,资历老得没话说,估计有三十多年了吧。我去过几次,地点就在现在偏得不能再偏的东阳光一号地往孙家河方向走——以前的鹤峰转运站。第一次朋友把我带过去的时候,场子里已经停了十多部小车,看牌照还有外市的,已经有人比我们先到。看到酒店我简直不敢相信餐馆还能这样开:一排老式平房,顶头的是厨房,后面的每个房间作为餐厅,餐厅不大,也就十多平米的样子,里面除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外,没有任何装饰,地面上是老式的水泥地,墙上刷的还是八十年代那种绿色的油漆,岁深日长的,好多已经在掉壳。

“几位吃点什么?鸡子、排骨、蹄子、胖头鱼都有。”正狐疑间,老板走进来让我们点菜,看样子50多岁,瘦瘦的。

“来个排骨,再炒个牛肉,来条鳊鱼,再上个豆腐。”我想了想说道。

“不行不行,菜多了,你们俩吃不完的。”老板连连摆手不让我点这么多。

“啊,还要管我们吃不吃得完啊?”我有点奇怪了,今天还是第一次碰到老板不愿意多点菜的呢。

这时同学拉了拉我的衣角“我来吧,我们就俩人您看怎么安排合适?”

“排骨份量足,您们俩人吃绝对没问题,里面配有木耳,血花、青菜、豆腐,我觉得顶多再点个鱼就可以了。”老板认真的说道。

“那就由您安排吧。”同学客气的说道,老板出门安排菜去了。

“你没来过不知道,这个老板在这里经营了几十年了,别看这里地势偏,环境差,可一来做的菜味道好、份量足,二来老板从来是童廋无欺,只要看你菜点多了,必然制止你,你说这世道谁在乎花这几个小钱呢,但老板这种做法就是让人感到舒心,因此人们宁愿开车跑这么远来吃饭,现在我们是来得早,迟了就只有到露天去吃了。”同学一五一十的跟我介绍。

排骨端上来后,果然和同学说的一样,份量忒足,而且配菜也是很会花血本,大块的血花、豆腐千张皮,我尝了尝味道,真的不比大馆子差,跟老板道个谢,和同学就大快朵颐。最后结帐结了50元钱,差点把我的舌头惊掉,没想到会这么便宜,难怪有这么多的大款都跑这么远来吃饭呢。后来想想这也算他的特色吧:没有装修,所以价格便宜;阻止浪费,所以觉得温暖,这何尝不是一种营销模式呢?

粗粗讲了我见过的三家餐饮的特色,个人认为,在各种经营套路高度统一的情况下,谁的经营更有特色,谁就能脱颖而出,您认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