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李铭(上)(2 / 2)边郡箭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考虑到铁木真不会立马对清仓地区发动进攻,高俊现在打算把精力放在粮食上,三州一共有临清、历亭、将陵、东光,兴济、会川六个粮仓,粮食足足有四十万石,受到运力的限制,高俊也应该能拿到四万石。

升帐议事结束之后,高俊宣布全军警戒,昼岗夜哨,巡逻探马不得延误。

清州防御使也是个晓事的,又把那名判官温撒丰派出来,同意了高俊的建议,但要求高俊把军队撤出清州城外,最好也撤离粮仓。

高俊欣然同意,把军队重新收缩回军营,清州那边迅速派的漕船逐步搬运漕仓的粮食。

对于清州的老百姓而言,漕船运粮是一个重大信号,人们纷纷收拾家当躲进清州城去,也有一部分跑到河边,希望能够顺流南下躲避黑鞑。

高俊对于后者自然十分欢迎,渡船往来不断。

十二月一日,高俊很想见一见怨灵,了解一下现在已经死去了多少人。但是这个愿望暂时不能实现,何志也已经领着船队回寿张县了。高俊和何志也两个人不在一块的话,怨灵是不会出现的。

第二天清晨,高俊还趴在几案上睡觉的时候,潘正和李铭冲了进来,蒲察勇都拦不住,这俩人急切的用力摇晃高俊。

“啊,怎么啦?”高俊流着口水,还有点儿迷糊,哑着嗓子问发生什么情况。

潘正急得说不出话来,李铭一个劲儿的指着外面。

高俊心中一阵紧缩,赶紧披上衣服出门。远远望去,地平线上全是黑压压的灾民,数目上万,他们衣着破烂目光呆滞,抱着鸡鸭,背上是空瘪瘪的口袋,正在无目的的向南走去。

高俊一下子就清醒了,灾民是军队的前奏。这么说来,蒙古人是向清沧地区移动?

等到日上三竿的时候,温迪罕僧虔亲自纵马驰回军营,证实了高俊的预测:蒙军分兵了,主力攻打雄安,大约有一万蒙古军队正在向清州移动,刚刚过文安县,目前正在向大城县赶来。

从大城县到青州不过三十里路,如果蒙军真的想雷霆一击的话,只要不到半天时间即可到达。

正在高俊大梦沉沉之际,蒙古苍狼的利爪已经扑过来了!

高俊认真的对僧虔点点头,回头通知傔从:“召集军官升帐议事。”

对于遭遇蒙军的情况,高俊并非是毫无预想,此刻他已经有了个初步想法,虽然对面的蒙军上万,但总比铁木真压过全部主力过来好。

军帐内部气氛凝重,各级军官愁眉不展。高俊还是采用老办法,所有人从低到高轮流发言。

大部分人此刻已经是方寸大乱,说的都是如何赶紧南下,建议高俊率军赶到兴济,会合范有田的都之后坐船南下,把沿岸的高俊军兵全部带走,一直到老家为止。

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个意见,路哲还尤其指出:咱们不过是一千军兵,跟黑鞑没什么过节,他们的目标必然是清州。所以只要跑得快一点儿,不掺和这场战事,应当可以全身而退。

唯独潘正在沉默之后,沉着嗓子说出自己的意见:“指挥早就说过,咱们这次北上就是来救百姓,怎么黑鞑来了之后,就要抢先逃亡了呢?”

潘正这句话一下掀起了浪花,孙庭虽然也支持立刻南逃,但也不由得说潘正说的有些许道理。

“我都没看出来道理在哪?”李铭激动地反驳:“咱们这一个月来,已经运了三万多人到寿张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咱们也现在可造了二十万层了!我看早就够了,该为自己考虑一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